“万人坑”是大同市煤矿展览馆的别称,因其拥有日军侵华期间被日军残害的约6万余具矿工尸骸的2个山洞而得名。“万人坑”位于大同市矿区煤峪口南沟,分上、下2个洞,上洞宽5米多,深40余米,系一自然山洞,下洞宽4米左右,深70余米,为旧时小煤窑的坑道。2个洞内层层叠叠堆满了二战期间日军占领大同市后杀戮或迫害致死矿工的尸体。此处是目前国内现存最大、最完整的一个“万人坑”,也是日军侵华遗址中惟一能够见到被害同胞尸骸的地方。
据馆藏史料记载:1937年10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大同煤矿后,野蛮地推行“以人换煤”的血腥政策,疯狂地掠夺大同的煤炭资源,以达到其“以战养战”的目的。他们在我国各地设立许多招工事务所,以盖房、筑路等为名,从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安徽等地抓骗农民和失业小手工业者到大同矿山当劳工。劳工被迫在闷热、潮湿、煤尘弥漫的矿井里每天干十几个小时的重活,而生活条件极差。大批外地劳工因水土不服等原因,相继患上了痢疾、伤寒等传染病症,惨无人道的日本侵略者不仅不给医治,反而把他们关进隔离所,到奄奄一息时,又扔到荒郊野外、河滩山谷、山洞和旧煤窑中。日积月累便形成了一个个白骨累累的“万人坑”。
据老工人回忆,大同矿区较大的“万人坑”有20多处。煤峪口南沟“万人坑”是现存最大、最完整的“万人坑”。坑内层层叠叠地堆满了死难矿工的尸体。这些尸体有的头颅被击穿,有的四肢被砍掉,有的脊骨被扭折,有的被紧紧捆绑,有的痛苦地抚摸着臂上的伤痕,有的挣扎着向洞口爬行,还有的怒视呼喊。许多尸体的姿态可以清楚地表明,有些矿工是活着被扔进坑内的。
日军罪证撼世界
大同煤矿死难矿工“万人坑”是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行的铁证。目前大同煤矿展览保存了日伪统治时期疯狂掠夺煤炭资源,残酷迫害大同矿工的大量历史资料,这些资料用无可辩驳的事实,有力地驳斥了日本右翼分子否认侵华罪行,及企图抹煞历史的谬论。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张明亮在接受采访时说:“万人坑”是日本军国主义残害中国矿工的罪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对于中国人民,特别是年轻的一代认识抗日战争历史的全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性,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有着极为重要的教育作用。日本军国主义统治大同煤矿的8年间,共掠夺煤炭1400余万吨,这期间共有6万多名矿工被摧残丧生,平均每出1000吨煤就有4名矿工惨死。重温历史能够进一步激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发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中华的斗志。
20世纪60年代中期,大同市对“万人坑”尸骨洞穴进行了保护性整修,在山下建造了展览馆,并陆续对外开放,前来参观凭吊者络绎不绝。先后被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2002年“万人坑”被省旅游局确定为国家AA级旅游景点。2004年被省文物局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统计,40多年来曾先后接待过党和国家领导人、国际友人及国内观众达500余万人次。其中接待联合国官员、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巴基斯坦、朝鲜等近50个国家的外国观众4000余人次。“万人坑”以其特殊实证震惊了世界,教育并影响了几代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近些年来日本右翼势力竭力否认侵华罪行,但日本国内一些民间团体、友好社团、宗教组织每年都要组团前来吊唁,还捐资建造纪念碑,进行超度亡灵等活动,表示对过去侵华战争的忏悔和反省,企盼世界和平。仅2004年,日本就有6个社团200多人次前来参观凭吊,题写感受,谴责战争、向往和平。
亟待保护成焦点
据了解,“万人坑”遗存的抢救保护一直得到从中央到地方的关注。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和大同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