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同志有句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小平同志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关心、指导、支持是对这句话的最好注释。中国旅游业是在小平同志的指导下快速发展起来的,从1979年到现在25年间,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在不断增强,中国旅游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中国旅游业25年的发展历程,正是沿着小平同志当年指引的方向走过来的。没有小平同志倡导的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旅游业的今天。抚今思昔,我们对小平同志当年对旅游业的产业定位、产业发展目标的确定等大的战略发展构想不能不由衷地钦佩。今天重温小平同志的一些谈话和指示,仍倍感亲切,倍受鼓舞。小平同志当年走过国内的一些地方,青山绿水留下他的足迹,高山空谷回荡着他语重心长的话语,他务实的工作作风,他俭朴的生活给后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爱国之情——对旅游景观高度评价
“苏州园林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这是1983年2月9日小平同志到苏州考察时讲的,苏州市委市政府遵循这一思路,在城市保护和园林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1997年12月,苏州园林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小平同志目光的远大。类似的情况还有,在清东陵,他说:“这里很值得一看”。在承德避暑山庄,小平同志指出:“山庄里的树还少,还要多栽树。”对以后申报世界遗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云南的石林,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石林比意大利的好得多”,这是第一次把中国的景点同外国的景点相比,之后,他又说:“云南的石林整修好了,就是世界第一。”2004年2月,石林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实现了小平同志26年前的预言。在桂林,他说:“到桂林不到七星岩等于没到桂林。”在成都,他说:“到成都不到杜甫草堂,等于没到成都”等等。他对旅游景观的评价不仅有其独到的眼光,而且有前瞻性,表达他了对祖国山水的无限热爱之情。
爱民之心——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
小平同志每到一地视察,尤其是风景名胜地,都要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讲:不要封山,不要打扰游客,要和群众同吃、同住。南京中山陵、苏州园林、杭州西湖、安徽黄山、四川峨眉山、广东深圳、新疆天池等地都留下了他与群众的合影,当年这些地方并没有因为小平同志的到来影响游客的游览。相反,小平同志对封山、阻止游客的做法是反对的。
1979年他到青岛,工作之余去游泳,工作人员为安全考虑临时把浴场封闭了。小平同志知道后委婉地批评了工作人员。1979年7月中旬,小平同志以75岁高龄徒步登黄山,黄山方面原计划请小平同志坐滑杆,小平同志坚决推辞掉,硬是一步一步登上去,一步一步走下来,这既反映了小平同志坚强的毅力、健康的体魄,也反映了他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的工作作风。1980年夏,他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指示警卫秘书专门到大门口,查证博物馆是否对广大游客开放。在两天的参观中,他一再叮嘱不要影响接待单位的正常工作,不要干扰群众的参观。在峨眉山,他住下后,还问四川省的同志,游客们住下来没有,听到游客都住下来的报告后,他才休息。
笔墨传真情 题词促发展
小平同志一生题词超过520幅,第三次复出后的题词超过400幅,这些题词中不少是为宾馆饭店、风景名胜地、革命纪念地题写的,这些地方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既是发展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和接待地,也是缅怀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目的地。
1978年,他最早为成都金牛宾馆起名并题写馆名,1984年春节期间,他为广州花园酒店题名,5月6日他为北京饭店题名,9月为长城的修复题词“爱我中华,修我长城”,他还为尚未建成开业的兆龙饭店题名,1985年10月,他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