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8月,河南省邓州市560名热血青年应征入伍,有幸成为雷锋同一个团队的战友,有的还和雷锋一个连甚至一个班,在与雷锋同志共同工作生活的日子里,他们耳濡目染,切身感受到了雷锋精神的伟大,同时也暗暗立誓,这辈子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
自1963年至1985年,他们相继转业复员回到家乡后,始终把“雷锋战友”作为崇高荣誉,矢志不渝弘扬雷锋精神。在邓州市委、市政府和人武部的支持下,他们在民政部门注册成立了群众性组织——“编外雷锋团”。
偶然的人生际遇,让一份崇高在他们心中永远定格;源自心底的承诺,让他们坚守了近半个世纪。
无论身处何种境遇,他们始终把“雷锋精神”当作自己的人生坐标,风雨不改其色,岁月难移其志
雷锋团第9任团长宋清梅,曾与雷锋一同出席军区首届团代会,雷锋当时在宋清梅的笔记本上写下这样的赠言:“一个革命者,就应该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和整个生命,献给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
赠言闪烁着“雷锋精神”的光辉,激励了宋清梅一辈子。从拒绝为子女托关系找工作到拒收包工头“红包”,从冒雨救孤助寡到奔波组建“编外雷锋团”,支撑宋清梅的,正是这句话。
丁士豪,雷锋生前战友。1997年,他所在的邓州酒厂陷入经营困境,生活迫使他做出新的选择。他不顾家人反对,承包了近10亩荒地,种红薯,养鹅鸭,种花桃,养蜜蜂。
在他的养蜂场小屋的墙上,贴着一幅珍贵的素描画。一个战士专心给战友补衣物,画的下方用毛笔字写着“一九六零年腊月三十雷锋为丁士豪缝补棉裤”。每每回忆当年感人情景,丁士豪更加坚定了向雷锋学习的信念。他在墙上写了这样一副对联:“处事向雷锋看齐力量无穷,立身为国家分忧自强不息”,横批“艰苦奋斗”。
像丁士豪一样下岗的“编外雷锋团”成员达200多人。一家8口人全部下岗的严文雷劝退了那些撺掇他去上访的人,带领子女学技术,跑生意,日子越过越红火。他动情地说:“我是雷锋战友,啥困难都不怕!只要听党话、跟党走,咱就一定能好好生活,活得有意义。”
在人生最困难的时期,他们顾大局、识大体,艰苦创业,奋发图强,先后有86人到乡镇企业应聘,130多人回农村从事种植、养殖和加工业。
虽然工作岗位不同,但他们却拥有共同的信念,始终保持着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情怀
2月12日上午9时,69岁的于彦斌老人准时出现在“邓州市编外雷锋团”展览馆前。从单位退休后,老人天天来这里打扫卫生。每天干完活,于彦斌走进展览馆,总要在一幅照片前端详一会儿。那是他入伍时照的,一身绿军装让他有了一个响亮的称谓——雷锋战友。
“自觉像雷锋那样做人,不给雷锋战友抹黑”,这是邓州市“编外雷锋团”的团训,也是于彦斌的人生座右铭。
曾与雷锋一个连队的张三明转业后,在多个岗位上工作过,但有一句话却是走到哪里说到哪里,“我是雷锋战友,我先上。”抓修路,他三九天第一个跳入冰河里淘沙石;抓畜牧,他披星戴月奔波在乡村;抓园林绿化,他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连续奋战195天,累得口鼻出血。
邓州市委书记刘朝瑞说:“这560名老兵把雷锋战友这个荣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雷锋精神的伟大,用自己的党性人格捍卫了雷锋战友的荣誉,不愧是一群活着的雷锋。”
城郊乡烟站站长高林富,始终不忘自己是雷锋的战友,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作为传播雷锋精神的窗口,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教技术、帮育苗、搞管理,多次累倒在地里。临终前,他问战友们:“我像不像雷锋?”大家都说:“你是当之无愧的‘活雷锋’!”听了这话,他欣慰地闭上了双眼。
据有关部门统计,48年来,560名“雷锋战友”中先后有400余人被各级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精神文明建设标兵”,近百人立功受奖,无一人有违法乱纪行为。
不管岁月如何变迁,不管社会如何转型,他们始终把“雷锋传人”当成使命扛在肩上,用心灵去传承
“编外雷锋团”的560名老兵把“雷锋传人”当成一种使命、一种责任,扛在肩上,一路走来,步履坚定,信心满怀。
如今,68岁的宋清梅已是16所中小学校的政治辅导员,被第四师范学校聘为“德育基地顾问”,被邓州市委、市政府授予“青少年校外政治教师”荣誉称号。67岁的姚德奇被邓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聘为政治导师、理想信念教育团团长。
近几年,“编外雷锋团”组成报告团,应邀前往重庆、河北等地作巡回报告近千场,足迹遍及45个县市,听众达百万人次。560名老兵不仅让“星星之火”照亮整个天空,更让雷锋精神始终闪烁着时代的光芒。
“编外雷锋团”南阳理工学院大学生营的成立,是老兵们的一大心愿。充满了青春朝气的年轻力量,为老人心中的崇高事业注入了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