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老照片激励了成千上万名青年“学习董加耕,立志干革命”。
如今的董加耕仍然身居蜗室,关心时事,早晨在阳台读报是每天的“必修课”。 王世停摄
编者按 今天,200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迎来创刊七十周年纪念日。本报今起推出“回访风云人物”专栏,对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曾经报道过的、产生过广泛社会影响的70个人物作一次回访。穿越数十年时空,70位江苏人,70种人生路,折射的是人们推动历史在艰难曲折中顽强攀升的轨迹,呼唤的是新时期江苏大地上更激昂更响亮的前进足音。
1962年8月8日,《新华日报》以《目标始终如一》为题,率先报道了董加耕放弃上大学机会、立志回乡务农的事迹。
他,几十年如一日,戴着过时的黑框眼镜,简居在盐城市区纯化路一幢普通居民楼里。他曾经是毛主席寿筵上的客人,40多年前回乡务农的“壮举”,曾激励成千上万知识青年义无返顾地投身到上山下乡的洪流中。
从一名普通知青到全国人大常委,又到一名普通农民,后来又当上公社副主任,董加耕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曾经有人问董加耕:“人家官越做越大,车子越坐越小,你怎么官越做越小,车子却越坐越大?”董加耕总是笑着回答:“何为大,何为小,党和人民最伟大,计较个人得失最渺小。”
“我的原名叫做董家庚。”董加耕告诉记者,1961年,刚高中毕业的他被学校保送北京大学哲学系。他却作出了一个惊人决定,放弃到北大上学的机会,回乡务农!同时将名字改为“董加耕”,意为加倍努力耕耘家乡。在一片质疑和不理解的声音中,董加耕毅然下乡扛起犁耙立志务农。1964年初,共青团江苏省委、中共江苏省委先后发出了学习宣传董加耕的决定,随后,《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纷纷发表文章和社论,充分肯定董加耕的举动。
1964年毛主席71岁生日那天,用自己的稿酬设家宴,将董加耕、邢燕子、陈永贵、王进喜请进中南海,并和自己同桌。毛主席问董加耕读了几年书,董加耕回答说:“读了12年,高中毕业。”主席说“好!”随后,毛主席和董加耕从读书看报纸谈到盐城的“二乔”(指胡乔木和乔冠华,两人均是盐城人)。席间,主席不停地提醒董加耕:“你是农村来的,要多吃菜。”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毛泽东逝世,董加耕作为治丧委员会成员,在毛主席遗体身边守灵7天7夜。
“文革”十年,董加耕几起几落,数次遭到冲击和审查,但他依然很乐观地说:“我还是那个董加耕,我没有问题,不怕整!”
董加耕的感情世界同样“目标始终如一”。当年董加耕找对象的标准是倾向于能吃苦、会干活的农村青年,但要有文化。他的妻子郝鸿鸾当时是邻村的一位小学教师、民兵教导员。那时,不仅国内的女青年,而且越南、苏联等国女青年发来的求爱信络绎不绝地寄到盐城,但都被董加耕婉拒了。在董加耕多次受审查期间,郝鸿鸾和他的感情从没有一丝动摇。
2000年,董加耕从盐城市盐都区政协副主席位置上退了下来。在政府分房时,按条件他完全有资格分到一个大套,但他却只要了一个小套。有企业来找他做“形象代言人”,或许以重金,要以他的名字命名一个公司,均被他婉言谢绝。他的家中至今陈设简单,有些家具还是四五十年前购买的。郝鸿鸾对记者说:“我嫁给老董,这辈子不后悔……”
时隔几十年,今年已67岁的董加耕依然谈锋甚健,豁达开朗,时不时来一串打油诗或顺口溜,令人捧腹开怀。他的三个子女都已长大成人,并有了各自的事业和家庭。退休后的董加耕老有所为,担当起了盐都区关工委副主任和老区扶贫开发促进会副主任,每天还在为家乡的今天和未来而忙碌着。2007年4月6日,他捐出800多件奖章、证书和老照片等珍贵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