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道路上奋发努力,拼搏向上。”一些师生听完报告不解渴,提出同高玉宝召开读书座谈会。会上一名教授说:“当年我读了你的书受到了教育,后来上了大学当了教授,今天不仅见到了你本人,还听了你的生动报告,将来我退休后向你学习,在育人上余热生辉。”
50年来,高玉宝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据不完全统计义务做报告4900多场,听众达5000多万人,全国有16个省市317个单位聘请高玉宝为校外辅导员、名誉校长、高级讲师等,30多所学校成立了“高玉宝中队”、“高玉宝班”、“高玉宝读书小组”
在市场经济中,有人说高玉宝作报告得到了不少实惠,还有的说高玉宝这几年作报告“发”了。其实,被评为全军学习雷锋标兵的高玉宝一身廉洁,率先垂范,处处给孩子们作榜样,他作报告历来不收酬金、不收礼品,也不吃请,他只收三件“礼物”,一条红领巾,一束鲜花,一个聘书。红领巾他签名后送给品学兼优的学生,鲜花送给勤奋育人的优秀教师,聘书留给自己当作关心青少年的联系点。这些年来,高玉宝做报告不仅没有“发”,还付出了许多,有时他外出作报告自掏路费。他先后拿出5万多元购买5000余册小说《高玉宝》和《雷锋的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籍赠给青少年。每年有不少外地学生慕名登门拜访,夏天到大连旅游的人多,食宿很紧张,高玉宝常常把学生留在家食宿。20世纪60年代细粮和油很缺,高玉宝夫妇隔三岔五给孩子们包饺子,孩子们走后全家束紧腰带度日,邻居说高玉宝家成了“招待所”。高玉宝把爱心奉献给四面八方的青少年的同时,也赢得了孩子们对他的一份份真情,每天都收到不少各地青少年来信,有的向他汇报学习成绩,有的考取大学向他报喜,有的关心着他的健康劝他保重身体,还有的向他述说悄悄话。
如今,年逾80的高玉宝精力充沛,思维敏捷,精气神特好,心中的夙愿比年轻人还多。每年一半时间外出作报告,一半时间继续从事文学创作。继1991年出版发行长篇小说《高玉宝续集》后,近几年出版和发表了数十部小说和报告文学,有些作品在五大洲翻译出版。他的两部长篇大作《我是一个兵》、《春艳》正在修改中。此外,他还准备写一部《人生》一书,该书从他上中国人民大学一直写到他的晚年退休生活。高玉宝说:“文学是一片净土,又是一座高山,也许我不会攀上巅峰,但我会全力以赴,尽力拼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