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讷——毛泽东和江青的女儿,1940年8月生于延安。60年代曾被称为“红色公主”,27岁即出任《解放军报》总编辑。
李讷的相貌,宽额方脸,酷似乃父;而眼神和嘴巴,又像其母,长得很清秀。
毛泽东转战陕北的时候,化名李得胜,江青过去的姓名,叫李云鹤,所以李讷也姓李,取名则采自孔子《论语》中《里仁》篇的一句话:“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李讷性格,沉稳而内向,从小只爱读书,话语不多,倒是应验了她名字的内涵。
由于受父亲毛泽东的熏陶,李讷非常喜欢读书,对中国的历史和古典文学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她的闺房里,完全是一个书的世界。
由于爱好读书,还在上初中时,她读书之多,思想之深刻,见解之独特,待人接物之持重,令人称道,完全不像她那个年龄的女孩子。一次,李讷对陶铸的女儿陶斯亮谈起《父与子》,她说她最喜欢的人就是巴扎洛夫。陶斯亮赶快找来此书读,方知巴扎洛夫是个虚无主义者。陶斯亮说:“当时我怎么也弄不明白,毛泽东教育出来的孩子,怎么会喜欢一个虚无主义者?”还有一次,李讷带着几分忧郁又带着几分茫然对陶斯亮说:“我将来不是成为最好的人,就是成为最坏的人!”这话更是让陶斯亮迷迷瞪瞪,在那样一个清明盛世,当然要做最好的人啦,难道还存在别的可能吗!李讷这话,使陶斯亮百思不得其解。
由于博闻强记,1959年秋,李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历史系。
1965年夏,李讷从北大毕业,被分配到《解放军报》当一名普通编辑。
20多年来,李讷的生活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76年10月,李讷被中央办公厅安排住在警卫局宿舍一套四居室内,与年幼的孩子和一位保姆一起生活。保姆是从革命老区找来的。李讷当时心情不好,同保姆也很难相处。后来这个保姆回老家去了。一个时期,李讷的工资才70多元,日子过得很紧。每天只买一毛钱肉,儿子长得很瘦。家里的被子,一人一条,一半铺一半盖。日子最紧时,李讷忍痛把一些用不着的书卖给旧书店,用以应急。后来“中办”对她的生活给予补贴,李讷的日子才好过一些。
而今,她的儿子李小宇已长成一个高大英俊的男子汉,并改名王效芝,据说是取的效仿外祖父毛润芝的意思。
作为女人,李讷并没有像她当初断言的那样,她既没有成为最好的人,也没有成为最坏的人,也没有去当什么“巴扎洛夫”,而是成了一个像绝大多数中国人一样的人,属于那种凭工资过日子的人,既要为油盐柴米房租水电而操心,又要为孩子上学看病坐车而犯难,甚至冬天也要像老百姓一样贮存几百斤的大白菜。
1988年冬季,北京市民购买大白菜时,李讷也冒着寒风排队购菜,全家3口人定量供给的180斤大白菜,是用一辆木板三轮车推运回家的。每当毛泽东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她也跟普通老百姓一样,排在长长的队列中,静静地等候进纪念堂去见父亲一面,然后随着队伍出来,消失在那些匆匆忙忙去挤公共汽车的人流中……同年12月25日,是毛泽东95周年诞辰的前一天。清晨,李讷来到纪念堂。按照惯例,她作为毛泽东的亲属,可以从纪念堂西门径直入内,但她却以普通公民的身份,随着前来瞻仰的群众组成的队列,缓缓走进纪念堂。一位曾在中南海工作过的纪念堂值班人员,从人群中认出了李讷,客气地将她从瞻仰队列中请出,以便她能更仔细地端详父亲的遗容。
目前,李讷由于家里书多,摆不开,已搬至万寿路5间一套的新居里。丈夫王景清早已办了离休手续,组织关系全部从昆明转到北京,平时在家里练习书法,外出参加歌咏。李讷的婚姻生活经过了一波三折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幸福的归宿。总之,一家三口生活蒸蒸日上,一片红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