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皇丞相府村旅游的人都说村里的人幸福,村里的人都说他们有一个好领导。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山西省人大代表村党总支书记张家胜,他还是皇城相府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多年来,他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走艰苦创业、改革开放之路,把沁河岸畔、太行山间的一个无名山村建成了驰誉大江南北的国家4A级景区,建成了经济快速增长、各业协调发展、村民安居乐业的文明、富裕、和谐的“中国十佳小康村”。从1998年以来,他本人13次荣获县、市、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2次荣获县、市、省特级劳模和“五一”劳动奖章称号,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十大改革杰出人士、中国农村十大致富带头人、中国十大杰出村官,全国优秀企业家和中国第五届优秀乡镇企业家。被群众誉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楷模。张家胜是如何把一个煤黑子的山村变成知名度较高的生态良好的新农村呢?
抓机遇,调整产业结构,让山村经济保持长远的发展势头。
地处偏僻的皇城村仅有235户、753口人,辖区面积2.5平方公里。上世纪80年代张家胜担任村委主任时,他认识到,仅凭人均半亩山坡地,粮食就是打得撑破天,也只能混个肚儿圆。要让村民快致富,就必须利用丰富的地下资源发展煤炭产业。于是,他和支、村两委一班人抢抓机遇、带领全村艰苦攻关、辛勤创业,先后建起3座煤矿,形成百万吨的年生产能力,使煤炭产业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壮大了集体经济,村民也随之富裕。张家胜完成了第一次产业升级。
煤炭蛋糕越做越大,煤炭资源越挖越少。90年代后期,已挑起村党总支书记重担的张家胜,越来越迫切地感受到,单一的煤炭产业难以承载皇城经济的未来,现在如果不依托煤炭产业的原始资本积累开辟新产业,皇城将坐失机遇,成为愧对子孙后代的历史罪人。皇城村是文渊阁大学士、史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清初圣君康熙皇帝的老师、曾辅佐康熙帝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代名相陈廷敬的故居。这位先贤为他的后人留下了一座文化内涵深厚的中国最大的官宦巨宅。保护和开发皇城相府文物旅游资源,为皇城村打造一个永久性的朝阳产业,成为张家胜调整经济结构的新目标。
于是,张家胜带领全村上下开始了皇城村的第二次创业。从艰难的拆迁到精细的恢复,从文物古迹的修缮到宾馆饭店的新建,从基础设施的配套到文化内涵的挖掘,从景区环境的整治到道路交通的拓展……皇城村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日新月异地改变着自己的面貌,一个投资过亿、总建筑面积超10万平方米的古迹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用了3年零4个月时间大功告成。如今的皇城村和相府景区,一改过去破烂不堪的旧容颜,四季山青水秀,到处鸟语花香,2002年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和山西省十佳文明景区;2003年又通过ISO9000和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双论证,成为山西省重点旅游景区,吸引着全国游客和海外华人、国际友人前来游览观光。皇城相府景区从2002年开放至今,已接待游客120万人,实现门票和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并带动和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2005年,全村各业总收入达到5.02亿元,是2000年的8.96倍;实现利税2.02亿元,其中,向国家交纳各种税金8000多万元,居山西村级第一。
此外,皇城旅游产业的发展,还拉动了晋城市旅游和周边村经济建设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来皇城旅游的游人,最少可为全市的第三产业增加1亿元收入,创造1000个就业岗位;目前,仅周边村在皇城相府集团就业的农民就达3700余人。
随着皇城村经济的发展壮大,张家胜在实践中又有了新的思考:煤炭产业能做大做强,但却难做长做久;旅游产业能做长做久,但就一个景区而言,做到一定极限后,却很难再做大做强。只有立足长远,瞄准高科技产业,才是皇城经济快速长久、活力永续的根本出路。2003年底,张家胜果敢决策,并购山西爱德制药80%的股份,并与首都医科大学合作成立了药物研究所;2004年,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创建了北京名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05年,又与包头制导科学研究院合作,创建了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再一次抢抓机遇,开始了向高新技术产业进军的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