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人物>>正文
红军后人重走长征路——专访革命烈士、“娃娃政委”梁诚之子梁宁宁
2015-04-15 18:26:25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
作者:吕其庆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梁宁宁在家中接受记者采访

    “把一束鲜花献上。我带来你们战友的怀念,更带来后人的敬仰。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动人的画像:烈士们以宝贵的生命铺平通往胜利的道路。用那血肉之躯,把密集的弹雨阻挡。在雪山草地,他们让出最后一点救命的青稞,牺牲前还给战友留下身上仅有的军装。面对死亡是那样的平静。他们面带微笑,因为他们看见胜利的曙光。他们视死如归,因为他们怀有崇高的理想。”这是年届60的梁宁宁以一个普通红军战士子弟的身份,沿父辈当年走过的足迹,重走长征路时写下的诗。爬雪山、过草地,他一个人走过万里长征路,以此向父辈伟大的长征精神致敬。

    正值立春时节,记者在梁宁宁家里对他进行了采访。甫一见面,他便把记者拽到书房,顶到天花板的书几乎都与长征有关,他酷爱长征那段历史。

    父亲是“娃娃政委”

   “父亲牺牲那年,我刚4岁,我平生最大的遗憾是没在父亲身边生活过,哪怕一天都没有。父亲带着使命离开时,我母亲正身怀六甲。但父亲在我心中一直是高大的英雄形象,我对父辈的经历和业绩充满向往。”梁宁宁站在父亲遗像前动情地说。

    梁宁宁的父亲是当年红二方面军的梁诚,长征时担任红二方面军“战斗剧社”的党总支书记,21岁担任山西五寨县县委书记,23岁任冀中军区四大队(老八团)政委,年轻有为,享誉冀中,是有名的“娃娃政委”。

    “我父亲原名叫梁金龙,1916年出生在湖北洪湖,在家乡当过儿童团长,参加过贺龙领导的洪湖赤卫队。他1930年参加红军,17岁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3年,被派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改名梁诚,以表明他对党的事业的忠诚。”

    “我爷爷兄弟两人只有我父亲这么一个儿子,一家人缩衣节食送他上了两年私塾,后来实在交不起学费,父亲便辍学回家打鱼务农。尽管父亲只念过两年私塾,但能读能写,在长征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编口号演节目,成了长征队伍的宣传骨干,贺龙亲自指定‘有表演才能的梁金龙’担任‘战斗剧社’的党总支书记。‘战斗剧社’要战斗,解放后,包括欧阳山尊、严寄洲等文艺界知名人士都曾在‘战斗剧社’工作过。”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梁诚随120师挺进晋西北抗日前线,领导山西兴县和五寨县抗日游击队,投身到激烈的抗日战争。

    “1939年,中央调一批团以上干部加强冀中军区,我父亲有政治工作经验,中央便把他派到冀中军区四大队担任政委。这支队伍里两千多名指战员大多是旧军人和农民出身,思想比较混乱,参军打仗的目的各不相同,旧军队作风、游民习气尤为严重,虽然接受了共产党的领导,但几千人的队伍里连个党组织都没有。到这样的部队开展党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而且那时四大队队长王禄祥40多岁,根本看不起上级派来的这个23岁的‘娃娃政委’。但父亲凭着坚定的信念,运用他在红军中学到的政治工作经验,迅速在部队发展党员,建立各级党组织,做战士的思想工作,仅用三个月时间,部队的精神面貌和凝聚力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抗日战争中,梁诚先后担任29团、27团政委,率部参加了数次冀中地区的“反扫荡”战斗和百团大战。激烈的抗日战争后,接踵而来的是更加惨烈的解放战争。1946年6月,国民党调集30万大军,企图围歼我中原部队,我军分几路向外突围,这就是著名的“中原突围”,它标志着解放战争的开始。“战斗打得很激烈,我军部队损失惨重,父亲突围出来,收拢了几支打散的部队,到达皖西,组建了皖西人民自卫军。”

    “1948年7月1日,正是中国共产党建党27周年的日子,大批敌军分几路合围皖西。父亲带领部队行军转移,在转移的途中,路经一个三叉路口遭遇敌军。父亲最早发现远处的敌军,为保全大部队,他让身后的副政委带领大部队掉头向另外路口转移,自己则带领几个战士镇定地站在原地没有移动。等到大部队差不多安全转移,敌人也缓过神来,加速喊叫着冲了过来。这时,父亲才带领战士撤离,敌人蜂拥般追赶着,越来越近,为了引开敌人,父亲他们没有沿大部队方向行进,而是跑向没有任何遮挡的田野里。在这片开阔地里,敌人密集的子弹扑了过来,父亲接连中弹,鲜血喷涌,他倒下了。父亲就这样永远离开他的战友,离开他热爱的党。”

    “我们的国旗是用无数先烈的鲜血染红的。对这句话我有着深刻的体会,因为那些用血浸染祖国大地的先烈中,有一位就是我可敬的父亲!父亲牺牲那一天,恰逢是中国共产党建党27周年的日子,距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仅仅只有一年多点的时间。父亲没能亲眼看到新中国成立时激动人心的画面,但他用生命履行了自己的入党誓言,为革命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常年查看党史资料,梁宁宁的眼花得厉害,摘下厚厚的老花镜揉眼睛,记者看到他的眼角已闪现晶莹的泪花。“我心中常想,不管怎样,父亲还是留下了姓名的烈士,留下了自己的后代。但我们党的战斗史上,还有多少革命先烈,他们牺牲时是那样的年轻,连自己的姓名、籍贯都没留下,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就是这样千千万万连一天福也没享成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吗?!”

    父辈精神激励他前行

    出于对父辈事业的敬仰,重走长征路,成为梁宁宁一个挥之不去的梦想。他本打算2004年退休后实现这个想法,但有一件事促使他提前了这个计划。

    2002年,两个英国历史学博士李爱德、马普安正在行走长征路,许多国外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把文章题目写成“中国的长征没有那么长”,在文章中写道,“两位英国博士,以史学家特有的严谨,通过点对点的连线,用双脚去丈量了他们所走的里程,得出结论,长征没有那么长。”梁宁宁看了报道感到很气愤。“这个结论是不负责任的,因为他们忽略了一个史实,就是在长征时期,敌我力量极为悬殊,为了摆脱、调动和消灭敌人,红军翻山越岭地进行大迂回是常有的事,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四渡赤水和乌蒙山回旋战。作为红军后代,我决不能落在这两个外国人身后重走长征路。”

    于是,梁宁宁提前办理退休手续,按规定单位要停薪,对此他毫不在乎。“在我行前,许多参加过革命战争的老同志嘱咐我,在将走的路上有些地方可能还有长征时的老红军战士,这些人也大多90多岁左右了,在世的越来越少。此外,沿途还有不少红军烈士墓,让我代表他们去看望祭扫一下。” 就这样,梁宁宁怀着一个红军后代的心愿,带着老前辈们的期望和嘱托,带着家人、朋友的祝福和牵挂出发了。

    “因为父亲长征时是红二方面军,所以我基本上是沿着红二方面军的长征路线走的。” 2002年10月7日,梁宁宁一个人的长征路从湖南张家界桑植县迈出了第一步,从这一天起,至2002年年底,他严格按照红军长征时所走的路线,经过了湖南、贵州、云南3省14个市48个县,到达云南昆明市,由于入冬天气越来越冷,有些路面不适合自行车骑行,梁宁宁不得不中断行程,返回北京。休整半年时间,2003年7月26日,梁宁宁又重走长征路,经过甘肃、宁夏、四川等省区,于2003年底再次回到云南。两年来,他骑行了中国西部106县,每天在各种复杂的地形中骑行100公里,足迹踏遍红二方面军绝大多数长征路线,行程上万里。

    这上万里的漫漫征程充满了各种挑战,山路坎坷、打滑摔跤是家常便饭,顶风冒雨、夜宿山林更是见惯不惯,途中所受煎熬难以想象。

    “在泸定县到石棉县一段,我沿着大渡河在盘旋起伏的山路上连续骑行了11个小时,那天还下着雨,当我已经筋疲力尽的时候,我心里就想当年红四团为了抢占泸定桥硬是用两条腿跑了240里路,难道我今天骑自行车还办不到吗?我边骑边唱‘红军不怕远征难’那首歌,坚持到夜里,到达了预定的目的地。”

    行走在新时期的长征路

    艰难困苦并不是长征路上的主旋律,温暖与感动时刻涌动在梁宁宁的内心。梁宁宁自行车后座挂着“重走长征路”的横幅。“有一天中午,天气闷热,我刚好路过路边一个西瓜摊,摊主是个20几岁的小伙子,他把我招呼下车,挑了个好瓜,‘啪’地拍开,我正诧异还没付钱怎么就让我吃瓜了呢,小伙子笑着说,你不是在重走长征路吗?我对红军佩服得不行,红军长征从我们家门口走过,我是听着红军长征故事长大的!”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家门传浩气 学风代代浓——专访张太雷外孙女冯海晴
·下一篇:无
无相关新闻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红军后人重走长征路——专访革命烈士、“娃娃政委”
龚陶怡:弘扬菲律宾华侨抗日爱国精神——纪念“七七
特稿:弘扬菲律宾华侨抗日爱国精神——纪念“七七”
黄坚:可佩的军民同仇敌忾,可贵的中华民族气节——
赵登禹虎将卢沟凝血碧 北天晓月照丹心
特稿:可佩的军民同仇敌忾,可贵的中华民族气节——
刘丽娜、肖青盛:中国科协“女科学家走基层——江西
特稿:中国科协“女科学家走基层——江西行”进校园
忆江南 留别赵坤元书纪及周庄的主人们
李晋宏:英雄的八路军 英烈的前辈们——写在抗日战争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富平习仲勋陵园(组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