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运作中,我们不仅要及时掌握群众需求,把好的想法‘请进来’,还需要积极培养潜在的受众,主动‘走出去’。”据厉华介绍,“红岩联线”采取了多种渠道“开发”市场,每年从门票收入中拿出50万元,在重庆乃至全国的军队院校、地方高校、中小学创建“红岩班(队)”和“周恩来班(队)”,班(队)成员争先读红岩书、写红岩日记。为了让更多观众走近红岩、了解红岩,“红岩联线”免费在重庆各区县建立“红岩文化室”,同时在全国各地常年巡展《红岩魂》,把“红岩精神”传播四方。
看过小说《红岩》的读者总想着有机会到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看看;听了《红岩》报告的听众、看了《红岩》演出的观众,也大多希望能实地去了解那段历史。把握了这样的受众需求,“红岩联线”把市场越做越广,越做越深。如今,每年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参观旅游、接受教育的群众都不少于250万人次。
加强研究开发
拉动产业消费
没有丰富的文物史料,就没有丰富的内容和新的看点吸引观众。自2004年成立以来,“红岩联线”每年都要花费几十万元资金用于收集文物资料。“红岩联线”先后确定了《国共两党》、《新华日报》、《风雨白公馆》等课题,分批从海内外征集到革命文物658余件,征集历史照片5000余张。这些文物和史料为进一步整理和研究红岩文化奠定了基础。
为了把研究成果社会化、效益化,“红岩联线”选择了观众最容易接受的形式,把成果转化为论文、图书、展览、电视片、戏剧等多种形式,推出制作精美的《千秋红岩》、《走进南方局》等图书和《红岩档案解密》系列电视片,策划完成大型报告展演剧《我们共同走过的路》,逐步形成红岩产业群,拉动产业消费,实现了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双丰收”。
正是有了这样的产业消费,在2008年全国博物馆实行免票后,“红岩联线”收入不降反升,很多观众在参观完景点后主动消费书刊、光盘、纪念品等特色服务项目,填补了门票收入空缺,实现创收。“市场的主体是由消费者组成的,争取更多的潜在消费者,拥有更多的消费升值空间才是我们在市场中取胜的关键。”厉华深有感触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