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0月28日,中山西路拓宽,再次危及“309号院”,为保全革命史迹,几位老同志又紧急组织起来到现场察看,以第一任市长机要秘书彭子堪为首的6位老同志,再次联名紧急呼吁抢救恢复“309号院”的文章刊登在报纸上,事后,一位市委副书记亲临察看,“309号院”得以保留。
有专家就表示,无论是“19号院”还是“309号院”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都不是单纯保护了一处老建筑,而是在更深的层次上传承历史和文化,也是在做留住城市根的工作。
-延伸:
寻找“抢救”历史的样本
其实,不仅仅“309号院”,连日来的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老建筑正在“抢救”中重新展示省会的历史。
8月5日,在和平路与体育大街交叉口附近,华北制药厂一座俄罗斯式的办公楼特别引人注目。“因为是省保单位,现在楼的周围一定范围之内不允许再修建其他建筑物了。”华药档案室杨女士说,所以这栋楼现在比较抢眼。
记者站在马路边上就可以看到,楼的大门两边各立着一根粉红色的大柱子,柱子上端雕刻着金色花纹,两根柱的顶部以半月形金色拱状结构相连,整个大门有两层楼高。整个建筑以大门为轴左右对称,古朴典雅,雄伟壮丽。“这个楼是1957年建成的,是前苏联援建的,中间修复过很多次。”在工厂上班的曾大哥说,华药厂的人都了解这段历史,“瓷砖和玻璃窗户都是后来新加上去的,以前的墙是灰色的,窗户也是铁架的。但是楼的整体结构没变。”
与此同时,记者在民生路和电报街附近看到,在拆迁的废墟工地上,省会最早的电报局营业厅、日本宪兵司令部等遗迹依然屹立其中。
据桥东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见证省会历史发展的大经街西区的旧城改造,将采取“点面结合,尊重原貌、修旧如旧”的原则,对16座具有一定地方建筑风格和特色的历史建筑予以保留,将民生路设计为一条“文化长廊”步行街,电报局营业厅、日本宪兵司令部等历史建筑都将原址保留,在胡同旧房拆除中特意保留了50多万块旧青砖,原有的新春里、诗书里、正义街等街道、胡同的名称也将同时保留。
-期待:
历史文化“抢救”渐成规模
据悉,为了让文物保护成规模,早在2006年4月,市文物局、规划局、河北师范大学就联合组成了“石家庄都市区历史文化遗存调查评价与保护研究”课题组,历时大半年的时间对石家庄市区的老建筑进行了整体调查,一共确立了154处历史文化遗存,这个调研课题在河北省乃至全国都是首创项目。
正是这次调研,才在石家庄城市的起点——— 民生路和电报局街一带发现了19处历史文化遗存,电报局营业厅旧址、民生路日本宪兵司令部及日军用所直接被确立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才有了民生路文化长廊的规划。
而在刚刚过去的石家庄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市区又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点145处,这些文物都显示了石家庄的历史。“其实,‘三年大变样’中,文物保护的规划也正在成规模:配合‘铁路穿城入地’工程,规划建设历史文化广场,将近代石家庄的发祥地——— 铁路西侧的火车站、大石桥、正太饭店、石家庄解放纪念碑广场一带纳入其中;还将结合体育大街、建华大街北延工程,规划建设东垣故城遗址公园;把建设毗卢寺公园作为城市西北生态建设的一部分……”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文物部门正在努力做到,在塑造城市的过程中,首先保护这个城市的历史文脉,让历史遗存成为城市建设的新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