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历史悠久,文化遗存得天独厚,是全国闻名的文物大省。目前,山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有序进行,山西省文物信息化及数据库建设作为全国首个试点单位,截至2007年底,试点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馆藏文物资源家底摸清
作为全国文物信息化及数据库建设首个试点单位,截至2007年底,山西馆藏文物资源家底基本摸清。
目前,山西省馆藏文物数据采集软件和馆藏文物管理系统软件已经通过了国家级专家评审,建立了1047件(套)一级文物藏品的纸质档案,调查掌握了全省127家文物收藏单位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和腐蚀损失情况。经过全省馆藏文物调查和数据采集,共有121.2017万件文物进入文物信息数据库,在全国率先摸清了馆藏文物家底。2007年,山西省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已达到271处,占全国总数的11.5%,位居全国第一。截至2007年,全省共计有不可移动文物3.5万余处;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6784处,其中省保单位428处,市保单位222处,县保单位5863处。2001年,云冈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使山西省世界文化遗产达到2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4个、名村8个;各级各类博物馆88个,馆藏三级以上珍贵文物54785件。2007年开展的长城资源调查工作取得可喜阶段性成果,已完成工作总量的90%,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呈现良好开局。
文物资源呈现十大特色
普查发现,山西省文物资源呈现十大特色。
文明起源遗存丰富。山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目前,山西省已发现旧石器文化遗址260余处,数量居全国第一,而且早中晚期自成序列,为全国仅有。新石器时期各种文化类型在山西省都有发现,其中以襄汾县陶寺遗址为代表的陶寺文化是研究华夏文明起源的重点之一。
晋文化研究位置独特。商周直至春秋战国,山西位置十分重要。已发现的晋侯墓地和晋国遗址等是研究两周历史的重要遗存,为我国重点科研项目 "夏商周断代工程"中西周纪年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科学的年代学标尺。
古代建筑冠居全国。山西省现存各类古建筑18118处,是我国现存古建筑最多的省份。上起魏晋,下至民国,时代连续,品类齐全,构成中国古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标本体系。我国现存最早的唐代建筑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大殿和最古老最高大的木构塔式建筑应县木塔等都在山西。
彩塑壁画丰富多彩。山西省现存唐代以来彩塑12712尊,数量居全国第一,被誉为"中国彩塑艺术博物馆"。现存寺观和墓葬壁画24000平方米,也居全国首位,上自汉唐,下迄明清,连绵不断。
造像石刻精品荟萃。山西省的石窟最早开凿于北魏,现存300多处,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大同云冈石窟为代表的石窟造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吕梁汉画像石、沁县南涅水北朝石造像、灵丘曲迴寺唐代石佛等在全国也享有盛誉。现存东汉以来各类碑碣2万多通,历代名碑举不胜举。
民居城池蜚声遐迩。山西省现存古代民居和城池遗存1356处,高平陈岖镇中庄村元代姬氏民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民居实例。襄汾丁村、灵石王家、祁县乔家、太谷曹家等晋商大院及定襄阎锡山旧居等,集中反映了我国明、清和民国时期北方民居的建筑布局和装饰特点,已形成闻名中外的大院文化。
戏曲文物源远流长。山西是中国戏曲发源地之一,保存有古代戏曲舞台2888座,数量居全国之冠,其中1座金代戏台、8座元代戏台为全国仅有。
长城关隘连绵不断。山西省现存战国至清代长城2500多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