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华夏大地的腹心,深藏于连绵起伏群山之中的四川省巴中市,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红军之乡。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徐向前、李先念同志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曾在此创建了以巴中为中心的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在这片土地上,红军曾经建立了5374个苏维埃政府;12万巴中儿女参加红军,其中4万壮烈牺牲长眠于此;作为红色摇篮,共和国446位高级将领从这里走出。这是一片留存着红色记忆的土地: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总政治部旧址纪念馆,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红军碑林,烈士陵园……保存完好的红军文化遗址,记录着红军历史的艰苦卓绝和伟大壮丽。
多年来,巴中人民发扬红军精神,不断深入挖掘红军文化,开发红色旅游产品,拓展红色旅游市场,红色旅游发展迅速。如今,红色巴中已经成为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并入选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2006年巴中旅游收入8.3亿元,同比增长90%%,游客人数达到245万人次,同比增长70%%。
政府主导发展
从2004年起,巴中市委、市政府就将红色旅游发展纳入了全市工作重点。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发展巴中红色旅游,对于加强传统教育,弘扬红军精神,带动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几年来,巴中坚持政府主导发展红色旅游,做好高起点规划、积极争取红色项目资金开发红色旅游产品,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红色旅游的成功之路。
红色旅游资源富集的巴中,经济水平却相对落后。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巴中首先集中资金做好规划。各种旅游规划科学、翔实,可操作性强,为景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交通不便曾经是制约红色景区发展的一大瓶颈。为发展红色旅游,全市先后投入13亿元改造通往景区的公路,所有景区均实现了水、电、路、通讯、电视五通。巴中市及所辖县区交通部门还将通往红色旅游景区的公路建设列入全市交通建设的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市发改委积极申报红色旅游建设资金,刘伯坚烈士纪念馆、通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被列入国家红色旅游开发重点项目,首期投入资金达1560余万元。市财政局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拨专款专门用于红色旅游产品的研发。在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全市完成了刘伯坚故居和烈士纪念馆的维修扩建工程;继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维修完成后,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景区开发规划和建设方案又在制定之中。去年,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投资320万元改造后,成功申报为国家3 A级旅游景区。此外,红军将帅碑林、红军古镇———恩阳苏维埃旧址的修缮,使红色景区面貌一新。
红绿结合制胜
以红色著称的巴中拥有十分难得的生态资源。在巴中1.23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米仓山、镇龙山、天马山、空山4个国家森林公园和光雾山、诺水河两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光雾山植被葱郁,终年云雾缭绕,诺水河溶洞群清幽奇曲规模宏大,临江丽峡斧砍剑劈险峻奇丽;这里还有全国十大石窟之一的南龛摩崖造像,三国时期的传奇战场,明清古代建筑群保存完好的恩阳古镇,数不胜数的自然人文资源成为巴中旅游的一笔宝贵财富。
以红色旅游为重点,将红色旅游的开发与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结合,促进红色旅游的深度开发,形成以红色旅游为载体,以绿色旅游为基础的发展格局,这是巴中的又一个发展之道。近年来,巴中旅游“红绿相依”,红色旅游景点与光雾山、诺水河相依相靠,形成了彩林第一山、溶洞第一景、川陕苏区首府巴中三大旅游品牌。先后多次举办的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巴人文化艺术节、川陕旅游协作会、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