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淮安市淮安区营造红色旅游氛围 打造文化品牌 |
2017-04-19 14:25:52 |
来源:淮安区报 |
作者:李峰、王翔 |
浏览次数: |
|
|
|
|
“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向‘全域化’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整合全区旅游资源,促进旅游发展与城市建设、环境提升同步推进,形成‘旅游空间全域化、旅游产业全领域’的发展格局。”区委书记徐子佳在区委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对全域旅游发展提出新要求。 淮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务院1986年12月8日批准公布的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名人、名著、名城”的名牌文化元素,自古享有“壮丽东南第一州”之美誉。近年来,区委、区政府转变旅游发展思路,陆续实施了“旅游强区”“文化旅游凸显年”等行动计划,力争实现“时时有服务、处处有景色、人人都参与、条条景观路”的全新景象,形成“旅游一业突破,引领多业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和新格局,先后打造出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等符合区情实际的旅游产品,实现淮安区旅游资源从“聚宝盆”到旅游产品“万花筒”的转变。 积极营造红色旅游氛围 我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全市4个红色旅游基地中有3个落户我区,分别是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邓颖超纪念园)、新安旅行团纪念馆。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强红色旅游发展引导,突出红色旅游品牌塑造,丰富红色文化传播载体,用不到两年半时间将周恩来故里旅游景区创成国家“5A”旅游景区。 周恩来纪念馆新建了“情归大地”展厅、铺设了沥青步道;策划举办了《情归大地》《桑梓情深》等专题展览,国家一级文物、在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灵车成功借展;推出《践行党章的楷模》专题展,为全市乃至全省的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提供教材;牵头起草的江苏省《红色旅游景区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成为江苏省第一个红色旅游地方标准;在由人民日报社、中央党史研究室、全国红办共同主办的“我最向往的党史纪念地”评选中,周恩来纪念馆和故居以高票列榜首;正在建设的恩来干部学院主体工程已全面完成,预计今年6月份将交付使用。 积极拓展乡村旅游特色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旅游强区”发展战略,积极探寻发展乡村旅游助力全区城乡统筹发展的道路,不断加大乡村旅游发展的扶持力度,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区共有星级乡村旅游区6家,其中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3家,分别是恩赐山庄(四星级)、苏嘴湾生态园(四星级)、绿地生态园(三星级)。其中,仇桥镇恩赐山庄成为2015年江苏省旅游局新修订《乡村旅游区等级划分与评定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我市创成的首批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 坚持规划引领,科学谋划乡村旅游发展。出台了《淮安市淮安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指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注重水资源、红色资源、美食资源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结合,着力培育一批高品质乡村旅游示范点。邀请国内知名旅游规划专家因地制宜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先后编制了《白马湖生态旅游发展规划》《苏嘴湾生态园旅游发展规划》《蓝水湾休闲农场发展规划》等一批精品旅游项目规划。 注重品牌创建,精心培育乡村旅游项目。围绕江苏省星级乡村旅游区评定标准,招引乡村旅游发展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企业、客商来淮投资。目前已成功建成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2家,三星级乡村旅游点1家,乡村旅游品牌引领效应逐步显现。 加强科学管理,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邀请乡村旅游专家来淮授课,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和技能,不断提高我区乡村旅游软实力。 加大政策扶持,做好乡村旅游配套服务。加强乡村旅游区的交通道路、水电管网等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提供良好发展环境;注重引进和培养农业、旅游类人才,对乡村旅游类人才的招引,给予一定的优惠和扶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减轻乡村旅游企业资金压力,2012年以来,我区已为乡村旅游企业累计争取各类发展引导资金300余万元,增强了乡村旅游企业发展活力;强化宣传营销,将乡村旅游产品纳入全区旅游宣传计划,组织部分乡村旅游企业参加旅交会、博览会,与春秋国旅、跟着大脚走旅行社等知名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拓展乡村旅游客源市场。 积极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我区将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文化强区的核心加以打造,累计完成投资10多亿元,实施20多个文化旅游精品项目,放大了“一镇一轴一带”的旅游品牌效应,河下古镇、淮安府署、中国漕运博物馆三大景区全面开放,淮安府署、漕运博物馆、吴承恩故居被评为4A级旅游景区,河下古镇建筑群获得全国“盐文化遗产保护奖”,周恩来故里景区顺利创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淮安区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