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高奉战役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建设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如果顺利的话,今年年底,这个葬有673名抗日阵亡将士遗骸的陵园式公墓将全面竣工。
岁月变迁 陵园损毁严重
高安市博物馆馆长刘金成介绍,1941年12月,作为长沙会战的组成部分,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三军在高安、奉新两地,经过21天的浴血奋战,成功击退日军。高奉战役阵亡将士达1000余人,其中有碑文记载的673人。1942年2月,阵亡将士们的遗骸下葬于高安市龙潭镇的老虎山,并修建了高奉战役抗日阵亡将士陵园。
然而,随着岁月的变迁,高奉战役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杂草丛生、荆棘遍布,损毁严重。上世纪70年代,陵园的石板、立柱甚至烈士的墓碑都被当地一些农民拆掉用来修桥,做了桥面;陵园两侧的石狮被挪到龙潭村的桥头,铭文碑被附近村民撬走铺在了龙潭桥面上。
早在8年前,高安市博物馆就曾作过关于高奉战役抗日阵亡将士纪念陵园的修缮规划,由于资金问题,修缮计划一直搁置。刘金成多次奔走呼吁,希望重修陵园。
幸存老兵三代接力守墓
在73年前的那场战役中,来自云南宣威的司号长尤汉清幸存下来。战争结束后,这位老兵默默为阵亡的战友守墓数十载,他的儿孙们也不忘老人临终前的嘱托,继续守护着安葬阵亡将士遗骸的公墓。
尤汉清的儿子尤国洪介绍,他父亲抗战结束后在龙潭镇龙潭村定居,结婚生子。他的家离公墓不到500米。“父亲常说,原来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就葬在附近,要好好守着,常去看看,死了也要葬在他们身边。”
尤汉清有4个儿子,尤天龙年纪最小,今年49岁,老大尤国庆今年62岁。60多年以来,尤国洪4兄弟年复一年跟着父亲到公墓祭扫,为公墓做起了守护人。1999年,尤汉清去世,临终前要求儿子把他葬在公墓中,并嘱托他们接力为抗日阵亡将士守墓。
听说高安市政府有意重修公墓,阵亡将士的后代非常支持,远在云南的阵亡将士杨开龙的女儿杨显昆募集到了20万元。默默守墓的尤家兄弟也表示将尽绵薄之力,捐款修复陵园。
按原貌修缮 年底将竣工
今年5月,高安市决定投入400万元对高奉战役抗日阵亡将士纪念陵园进行修缮。“近年来,国家更加重视抗战纪念遗址,设立烈士纪念日,促使高奉战役抗日阵亡将士纪念陵园修缮工程提速。”刘金成说。
刘金成介绍,陵园建设包括墓前广场、展示廊、纪念墓、纪念塔、陵墓土围壕沟以及停车场,预计需投资400万元。在保存墓地原状的前提下,修建纪念碑、祭拜平台以及墓区道路等设施,打造陵园式公墓。据介绍,该陵园目前已修缮过半,明年初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开放。
刘金成表示,除按原址原貌修缮陵园外,根据规划还将建设一个陈列室。“之前用作铺桥的烈士墓碑,我们也已经保护起来,用水泥修复了桥面。目前已保护妥善的10多块烈士墓碑都安置在镇政府,待陵园修好后将放入里面陈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