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清朝末年的东三省总督府旧址,在成为“危楼”多年后,今年3月开始进行最大规模的修缮。记者近日在位于沈阳中街的修缮现场看到,整栋楼体外围已被脚手架固定,覆盖了绿色保护网,门前的石狮子和下马石也被搬离原位。
承载着百年历史沧桑的东三省总督府,地处沈阳故宫和张作霖帅府之间。作为当年名震东三省的建筑,清末官员、东三省历任总督和张作霖、张学良父子都曾在此办公。据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佟悦介绍,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迁都北京的时候,当时留守的官员称盛京总管。到了清末,清政府实施所谓新政,东三省改制,改设奉天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并设立东三省总督,总督衙门也设在这个地方。
据历史资料显示,这座建筑建于清末,外部为青砖墙体,内部为人字架木结构,上为深红彩钢瓦房顶,建筑用料选材考究,雕饰精良,为典型的欧式建筑,整个建筑呈“凹”形,门前还有对狮和上下马石。佟悦认为,在清末“西风东渐”盛行时期,出现了一批中西合璧的建筑。东三省总督府的建筑形式是当时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式样,整体风格庄严、大方、新颖,有比较鲜明的时代烙印。
2004年,东三省总督府被列入沈阳首批不可移动文物。但由于年代久远,虽经多次抢救性维修也未能逃过变成“危楼”的命运。2011年,这栋建筑已挂起“此处危险”的警示牌。而今东三省总督府的修缮,将对研讨、再现当时东北政治、经济、文化格局起到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