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没放石头的,只要随意拉开门就可以串门走亲戚。游客进去后,好客的主人们还会拿出花生、核桃之类的东西款待你。
住在萝卜寨的羌人自称尔玛,以羊、白石、路神、角角神等为图腾,而“释比”则是原始羌文化的传承人。每到特定日子,“释比”便率众民举办庄重的“祭祀”活动,他们有穿云云鞋的习俗,故称云朵上的民族,萝卜寨则称为云朵上的街市、古羌王的遗都。酸汤面、金裹银、搅团、洋芋糍粑、玉米蒸蒸、老腊肉、匝酒等是羌民族的饮食文化,羌山歌、羊皮鼓、萨朗等则是羌民族特有的民间艺术。这是一座可以直接与蓝天白云相连的古城,它汇聚了羌民族所有文化习俗的精华,也吸收了高超的建筑技术,它的每个细节、每个角落无不透射着古羌民族睿智和神秘的特性。
青城山风景区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西南,以青翠满目,山 形如城而得名,连峰不绝,蔚然深秀 , 有“青城天下幽”之称。云雾缭绕的山中深藏着8大洞、72小洞,相传东汉张道陵(民间俗称张天师)曾修道于此,道教称为第五洞天。
青城山背靠千里岷江,俯瞰成都平原,景区面积200平方公里,有36峰、8大洞、72小洞、108个景点
区内气候温和,被林海点装的雄峰犹如一座青色的城,绿色的海。这绿和秀组成了青城山“幽“的基调山上的宫、观、桥、亭、坊、阁、泉、池、或匿于绝岩之下;或隐于密林之中,呈现了无穷的幽意。
前山以常观、上清宫为心,宫观相望,古迹甚多。建福宫、祖师殿、朝阳洞等人文景观与金鞭岩、石笋峰、丈人山等自然风光彼此增色。登顶眺望,成都平原尽收目中,令人心胸豁然开朗。
青城后山深藏不露,极具神秘色彩,多年以来,因交通不便,游客寥寥,宫观香火,远无前山之盛,故其吉更胜一筹。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青城后山旅游资源已得到有保护的开发,在总面积100多平方公里的景区内,以泰安寺、沙坪为中心,新建了观光索道与各类宾馆,开辟了许多全新的旅游项目。

青城山景区导游图
蜀中名山青城山位于都江堰西南20公里处。连峰起伏,蔚然深秀。全山以幽洁取胜,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其著名景区天师一带,周围青山四合,俨然如城,故名青城。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意思是天下名山中,青城山是最幽深,恬静的一个。
青城山确实有“幽”的特点。由于历代开拓者颇为上山的人设想,在山路中,游人每行10分钟左右,就可以遇到一座小亭,略事休息。这些小亭,有的建在路旁,有的建在石桥上,与周围景色颇为协调,而且越往上,亭距越短,因为这时游人已感疲劳,需要多休息几次。游览青城山的乐趣就在于沿着浓荫密布的石阶山 路,一路上欣赏山上的多种美景,来到一处道观,就可以坐下来喝一杯荼,欣赏观中建筑和所藏文物。
青城山属道教名山, 是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相传东汉张道陵(后称张天师)曾在此修炼,道教称此山为 “第五洞天”。全山树木葱茂,青翠满目,鸣泉飞瀑,清冷怡人。山中有8大洞、72小洞,道家宫观,遍布其间,由下而上,建福宫、天师洞、祖师殿、上清宫,令人目不暇接。登临峰顶眺望,成都平原,平畴千里,一一可见。山风高畅,令人心旷神怡。 它的主要风景名胜有:建福宫,始建于唐代,规模颇大。它天然图画,游人至此,如置身画中,故将此建筑名为“天然图画”。天师洞,洞中有“天师”张道陵及其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像。现存殿宇建于清末,规模宏伟,雕刻精巧,并有不少珍贵文物和古树。附近有三岛石、洗心池、上天梯、一线天等名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