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启动仪式
石马寺全景
县领导正在参观碑拓艺术展
在摄影、碑拓、血经艺术展上,一位摄影爱好者真正接受电视台采访
户外运动爱好者正在进行朝山拜佛徒步穿越
寺内正在举办浴佛节祈福大法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展演
“盘谷嶙峋叠翠岑,苍苍古寺隐山阴。仙源路渺凭桥渡,石洞云深任客寻。高卧层楼空闲眼,暂尝清茗净尘心。就个识得禅栖意,那问沧桑变古今。”这是清朝乾隆年间进士张鹤云在游览昔阳县石马寺写的《游石马寺》。石马寺石窟造像的时间,介于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之间,寺内有全球绝无仅有的悬蜗卧顶特色建构……
石马寺石窟的规模如何?世界之最的悬蜗卧顶有着怎样的惊艳?5月24日至26日,昔阳县特举办“昔阳县石马寺古庙会”文化旅游活动,省摄影家协会、市文联以及国家、省、市、县各级媒体和社会各界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共计30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期间将举办石马寺古庙会启动仪式、浴佛节祈福大法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物资交流会、徒步穿越活动、晋中作家采风活动、印象石马寺摄影、碑拓、血经艺术展等活动。启动仪式当天,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武勇致辞;昔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志勇宣布活动内容及精品旅游线路推介;昔阳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根元讲话。此项活动对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打造昔阳文化旅游品牌,展示昔阳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石马寺庙会,传承已久、远近闻名。石马寺,原称石佛寺,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南北朝中期,北魏时建成,隋唐又继续镌造,后经元、明、清历代扩建,规模扩大。她最大的特色是寺内的造像分布于3块巨石的7个崖面上。寺内佛像气势宏伟,栩栩如生,威仪凛然,给石马增添了几分庄严肃穆的气氛。寺庙周围,繁花满山,草木茁壮,河流清澈,多少年来,石马百姓勤劳善良,使这里的山水更加清绿、景色更加优美。
据寺内碑刻结合乐平(昔阳古称乐平)县志等史料记载,北魏永熙三年,一批工匠途经昔阳此处歇息时,注意到了这里有类似于大同云冈一带的巨型石崖,便停留于此,开始雕刻造像。
昔阳县旅游局副局长赵乃录表示,结合史料记载,这些工匠也可能参加了远在大同和洛阳两地石窟的建造。而石马寺石窟,晚于云冈石窟,早于龙门石窟,是两处石刻的中间过渡。
一处处石窟造像间,除了威严、庄重的北魏大佛像,休闲、散漫的力士,休闲、洒脱的观音这些从北魏到隋唐的佛像外,寺庙内最具有价值的便是悬蜗卧顶的建筑构造了。
根据记载,悬蜗卧顶修造于明代,是为保护石窟、石佛像等不被风雨剥蚀而建。古代的匠人,在四五米高的石崖和土壁间,一层层用整齐、均匀的砖石等砌起来,最顶部高,两面逐渐耷拉下来。站在石窟回廊内,人们抬头细看,层层整齐的砖石,仿佛披着色彩的蜗牛壳。顺着回廊向内看去,仿佛就是一只巨型的蜗牛横在眼前,参观者则如在蜗牛壳里行走。史料记载,建于明代的这段拱券式廊屋,不仅保护了石刻、石窟和壁画,也给世人留下了据记载全球绝无仅有的悬蜗卧顶特色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