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承志,1908年生,广东惠阳人,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父母廖仲恺、何香凝先生,曾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这使他从小就接受了革命的熏陶。他通晓五种外语,擅长书画、诗词、戏剧。他一生中的许多时光都是在监狱中度过的。有人统计,他每七天当中,就有一天是在牢里度过。前四次坐牢是在国外,其中三次在日本,一次在荷兰。后两次是被国民党逮捕的。还有一次是受张国焘的迫害,被内定“枪决”,但因情况特殊被铐着手铐随军走完了长征,称之为“流动坐牢”。廖承志一生命运坎坷,然而在逆境中,他却能笑对苦难,时刻表现出其潇洒、豁达、幽默、风趣的一面,体现出坚强的意志。
异国他乡遭拘捕
廖承志在父亲和周恩来的影响下,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5年6月广州沙基惨案发生时,走在游行队伍前面的廖承志遭英军开枪射击,打飞了帽子,差点送命。同年8月20日,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被右派杀害,年仅17岁的廖承志失去了父亲。为防止再遭谋害,母亲何香凝把他们姐弟俩送到了日本。廖承志进入早稻田大学学习,并参加了中共东京特别支部领导的学生组织,因参加反日大同盟,曾两次被捕。1926年夏,因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廖承志被日本警方拘捕并强行驱逐出境。此后在德国汉堡和荷兰海牙,因领导中国海员运动,也遭拘捕并被驱逐出境。在荷兰海牙监狱不久,他就学会了一些荷兰语,有时还会用荷兰语和别人开玩笑,因此各色各样的人都乐于和他接近。当别人问起他坐“洋牢”的滋味时,他幽默地解嘲道“还好,还算文明”。廖承志曾自我调侃说,我没有算过命,但命中注定要遭牢狱之灾。当时,国内随着大革命的失败,广州起义被镇压,白色恐怖加剧,斗争形势更加严峻,然而廖承志依然义无反顾,于1928年春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把巡捕“引”回家
1933年3月28日的上海春寒料峭,晚上10时许,两辆汽车风驰电掣般往英租界疾驶。前面一辆车上七八名英国巡捕押着一位穿旧西装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号称要带他们去“抓同党”。汽车七弯八拐,当穿过法租界抵达英租界何香凝寓所时,年轻人叫道:“停!”巡捕们鱼贯下车,年轻人带着巡捕前往寓所去敲门。开门的是廖仲恺先生的夫人何香凝,她看见爱子廖承志被手铐扣住,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大声嚷道:“我儿子究竟犯了什么罪,你们为什么要逮捕他?”原来,这是廖承志亲手导演的一起“带巡捕抓同党”的活剧。时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全国海员总工会党团书记的廖承志由于叛徒的出卖而被捕,他巧妙地利用这个办法,让家人知道他被捕的消息。廖仲恺烈士的公子廖承志被捕,轰动了整个上海滩,同时也惊动了国民党的高层人士。经过何香凝、宋庆龄、柳亚子等人的积极营救,廖承志终于逃脱了牢宠。同年8月,廖承志悄然离开上海,前往川陕革命根据地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他又以百倍的勇气和毅力投身于革命洪流。
含冤戴枷长征路
廖承志在川陕苏区担任川陕省委常委、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因反对企图另立中央的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被强加上“特务”的罪名,开除党籍,囚禁起来。张国焘之所以没有马上杀他,一方面是因为他是著名的国民党左派廖仲恺、何香凝之子,杀了他不好向党中央交待;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多才多艺,不仅懂好几门外语,还会画画、刻写蜡纸。在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廖承志就一直在保卫局的监视下戴着手铐行军。面对不公正待遇,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忍辱负重,用乐观豁达的革命人生观同逆境作斗争。在被羁押的日子里,他仍然发挥自己美术和音乐方面的特长,画马克思的像给连队张贴,教战士们唱《国际歌》,还把自己的口粮分给伤员。他带着手铐和战士们爬雪山,过草地,历尽磨难。周围的战士以敬仰的眼光看待这位特殊的“犯人”,和他一起唱着歌走完了万里长征。1936年9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黄河边,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下部队,看到了被押送的廖承志,很快意识到他的处境,只是紧紧地握了一下廖承志的手,然后上马走了。晚上,他派人把廖承志叫到司令部,当着张国焘、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面,佯装发怒地说:“廖承志,你认识了错误没有?”廖回答:“认识了。”“改不改?”“改!”“改了就是好同志!张主席还是欢迎你的。”周恩来机智地将张国焘的嘴给堵了起来,也为廖承志的“错误”结了案。张国焘本来要处决廖承志,可是见周恩来站在自己这边训斥他,顿时觉得周恩来给了自己面子,心头的火气也消了,下令说:“不杀廖承志,以观后效!”1936年12月,张国焘在预旺堡召开的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上,公开承认逮捕廖承志等人是错误的,使他们“受了委屈和冤枉”。廖承志在周恩来的挽救下捡回一条命,恢复了党籍和自由。
威逼利诱志如钢
1942年5月30日,由于郭潜叛变告密,廖承志在广东韶关乐昌县坪石镇被国民党军统逮捕,被秘密押解到江西泰和马家洲集中营。一进集中营,敌人就对廖承志实行突击审讯,但无论怎样威逼利诱,他除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外别的一概不回答。他托人给妻子经普椿送来一信,说:“我被关在江西监狱,死不足惜,但决不做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百姓的事,请放心。”关押期间,廖承志受到非人的折磨,得了肺病,面黄肌瘦,但他依然不向恶势力低头。监狱主任是个认识廖承志的叛徒,曾找他谈话十多次,又安排一年轻女子施以“美人计”,均无结果。廖承志对游说他的人讲:“你们不必频繁找我谈话,我同你们没什么可谈的。”“三民主义,我在东京时就听到孙中山先生与我父亲谈过很多,那时各位还在襁褓之中,今天何必对我上这种政治课!”恼羞成怒的敌人见劝降不行,就变换了花招。在一个没有月光的夜里,几个特务突然半夜打开门,凶神恶煞地把廖承志提出去,声称要“送他上路”。特务们把他押到阴森森的松林里,将枪栓拉得哗啦啦响,气势汹汹地喊:“你现在想活命还来得及,你想怎么样?”廖承志哈哈大笑说:“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洗干净了脖子等着呢!”无奈,特务们只得又把他拖回牢中。蒋经国那时“主政”江西,也以“兄弟”的身份前去探望并劝降,被廖承志严词拒绝。肉体摧残和精神折磨没有改变廖承志坚定的信念。他利用一点难得的纸墨画了《狱中生活》、《郑成功抗倭图》等作品,并题上“男儿自古谁无死,留得芳名照汗青”。此外,他还创作了《南柯子》词,曰:“赣南炼狱日,慷慨赋别词。决心作烈士,生死任由之……”廖承志心坚如铁,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他在狱中写了《拜别慈母》:“半生教养非徒劳,未辱双亲自足豪。碧痕他夕留播众,不负今晨血溅刀。”又写了《诀普椿》:“往事付流水,今夕永诀卿。卿出革命门,慎毋自相轻。白发人犹在,莫殉儿女情。应为女中杰,莫图空节名。廖家多烈士,经门多隽英。”他在托人带给周恩来的信中说:“小廖到死没有辱没光荣的传统!就此和你们握手,中国共产党万岁!”廖承志的信和他在狱中顽强的斗争精神,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人的高度赞扬。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的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上,仍在狱中的廖承志被代表们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