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心情很是激动,深感我们祖国真的强大了!
回想一九三七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我父亲和战友们所在的红一师改编为八路军115师独立团,换装国军军服挺进敌后抗战。平型关大战后,挺进晋察冀。父亲和他的战友们在平西涞水、房山一带敌后日战区同日本侵略者浴血拼杀了八年。没有后方、没有供给,靠缴获敌人的装备武装自己,靠老百姓的支持发展壮大,一步一步打出了自己的根据地。部队不断分散、组合,越打越大,不断扩大。

(1939年冬抗战初期父亲叶富轩在平西涞水山区留影 左一)
三八年及以后入伍的八路军战士基本上都没有青天白日帽徽了;国民政府军委会不会再发了,距离大后方又太远,自己制造也很麻烦。
那时有句话叫“老八路新八路抬头看帽徽“,再往后连老八路的帽徽也没有了;打仗、急行军时弄丢了军帽或者帽徽,过后遇机会能补发一顶军帽,但没有青天白日帽徽了。
最初,根据地制造的手榴弹一炸几半,轰隆一声吓一大跳,杀伤力不大;复装子弹关键时刻有时哑火,有的弹头飘。所以我八路军战士普遍都喜欢日本人的花瓜手榴弹和绿(漆)头子弹,喜欢怎么办?打仗---夺!也都喜欢日本人的三八大盖,射程远、精度高。喜欢怎么办?打仗---夺!当年我八路军战士虽然装备简陋,但血海深仇在心,视死如归,战斗力很强大。
那时新八路入伍能有支枪就算不错的了,其实手里大都是老八路淘汰下来的老的几乎没有了膛线的中正式、汉阳造,手持新枪的反而是老八路。换了新枪感觉过意不去的老八路,常常把自己舍不得穿的新点的衣服送给新八路。老八路战场上见的死人多了,不在乎穿从战场敌人处搜集来的衣服和鞋。在河里洗干净、缝补一下,自己或找大娘、大婶、大嫂改改,穿上也挺舒服,但一定要戴上八路军军帽,左臂缝上“八路”臂章:预防两队人马在夜色中相遇引起误会。所以就出现了“老八路换枪,新八路换装“的现象。
当时的老八路新八路是很好区分的,看帽徽、看枪、看服装,一看便知,成了不成文的规定。不过后来发现出问题了:一些汉奸也知道了这一点,透漏给日本人坏过许多事,所以才硬性规定改变了这个惯例。
这些可不是我杜撰的,是父亲和他当年的老红军、老八路战友们聊天时常说的话题,我负责买菜在旁边斟酒沏茶听来的。看看父亲(图片二)当年的八路军戎装影像,除了八路军军帽和八路臂章,大衣、皮靴、“王八盒子”手枪可都是缴获日本鬼子的!

今天,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回顾父辈们艰苦的抗战历程,再看阅兵式上展现的我们先进的装备、强大的军队。聆听习主席的讲话,自立自信自强的中华民族,使国人精神振奋!
我相信:我英雄的父亲和他的战友们在天堂上都会看到。那辆车牌号为1945的检阅车,满载着前辈们的英灵,随习主席一起检阅受阅部队。这盛世,如前辈们所愿!
注:父亲叶富轩(1909--1978)河南省舞阳县人,汉族,雇农出身。1933年当铁路工人修粤汉铁路时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于红军长征途中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1978年因抗战年间右胸部的贯通枪伤反复复发炎症转变为癌症在邢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