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天津警备区副司令员王诚遗像
父亲已经离开我们50多年了,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时候,我将父亲当年与我讲述的几件小事,写出来,以表达对父亲的怀念和对一个老红军战士的缅怀,今年又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再次整理一下,以此纪念戎马一生和英年早逝的老红军的父亲。
父亲讲的在红军时期的两件事。父亲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长征时,是三过草地,确实走的很辛苦。其中一次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与一群人站在一个不高的小丘陵上,看着红军队伍从他身边走过,我父亲给我们讲时,我大姐还问我父亲,说毛主席和你们说话了吗?那时侯军情紧急我想毛主席顾不上和他们说话,毛主席可能正考虑怎么摆脱蒋介石重兵的尾追堵截呢。
父亲还讲过一件在长征途中的事。在过草地时见到一位会捉蛇的红军战士。我父亲说这个红军战士可了不得,蛇见到他都不敢动了,而会捉蛇的红军战士也走不动了,然后扑上前去三下五除二将蛇猎杀,吃之。我估计这位红军战士很可能健康的走到陕北(如果没有去西路军的话)因为他比其他红军战士补充了更多的蛋白质,我衷心希望这位老红军战士今天依然健在。祝他健康长寿。
父亲讲的在抗日时期的一件事。父亲讲过抗日时期,他所在的团里有一位刺杀教练的故事。刺杀教练是个大个子,人很精神,刺杀技术也好。一次与日寇作战,打了胜仗,部队打扫战场结束时仍未见这个教练。于是我父亲赶紧派人去找,大家正要找时,只见刺杀教练悠悠哉哉走了过来,教练手提一支步枪,身背三支三八大盖 ,还拿着一些战利品。据教练讲他自己刺死了三个小日本,有惊无险。我父亲还告诉我,这个教练平时总琢磨小日本刺杀技术,苦练刺杀技术,所以才有了那次险胜。这个事已经过去多年,现在回想起来,我依然为这位八路军刺杀英雄感到自豪,他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威风。
父亲讲的解放战争两件事。第一件事,父亲战友林向荣烈士(林标的胞弟)。林向荣大学文化,时任解放军590团副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的弟弟。林向荣与父亲共事不长,战事间隙父亲曾问过他你怎么不去四野,林向荣说我愿意在这里,这挺好。在攻打太原时(或是在山西境内作战),被敌人机枪扫中,壮烈牺牲,年仅28岁。林向荣烈士墓就在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前几年网上还专门讨论过林向荣烈士牺牲的情况,我那时挺忙也没顾上细看。我知道的情况大概就是这些。第二件事。解放战争时期,父亲当时任团长,他们团里有一个营教导员,一天突然自首,大概情况是该教导员是国民党派来打入解放军内部的特务,经过他多年观察了解,对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解放军有了新的认识,后来他自己说:还是共产党好,解放军好,所以主动自首,以后情况就不太清楚了。此人如果当年不自首也不被发现很可能解放后混到解放军军、师一级的干部,是不是有些危险啊。
父亲讲的抗美援朝一件事。父亲说朝鲜冬季冰天雪地非常寒冷,晚上冻的无法入睡。他们与美军多次作战都缴获了鸭绒睡袋。父亲用欣赏的口吻说:“美国人真会享受”这事现在听起来没什么,几十年前听时,我感到很新鲜。
以上我写了一些对父亲当年讲述事情的回忆,可能让大家觉的场面和内容不够激烈壮观,现在想来可能有两点,一是父亲打了几十年仗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多次,亲眼见过无数战友的牺牲,太过血腥,不愿讲;二是我当时太小,在父亲眼里就是一个小毛孩子说多了也听不懂。所以讲了一些我能听懂的事。
附:王诚生平履历
王诚(1919.1.4—1969.4.18)四川省渠县人。1933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三过草地。经历了长征的艰难困苦和战火洗礼。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天津警备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行政九级。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王诚同志在红二十五师74团参加了仪(陇)、南(口)营(山)、渠(县)、宣(汉)、达(县)三次战役。参加了剑门关攻坚战,老君山防御战,西渡嘉陵江战役。参加了1936年11月山城堡战役(红军长征的最后一战)抗日战争时期王诚同志在晋察冀军区二分区参加了百团大战。1942年4月王诚同志所在部队奉命伏击入侵盂县的日伪二个大队。战斗中王诚同志左手被炸伤,他坚持不下火线,继续指挥战斗。全营共歼敌290余人。完成任务后,才同意离队住院治疗,由于伤口感染,不得不截去了左小臂。
解放战争时期,王诚同志参加了1946年7月晋察冀军区与晋绥军区联合发起的晋北战役。1947年7月参加了保北战役。1947年11月参加了石家庄战役。1948年3月参加了河北丰镇战斗。48年7月参加二次保北作战。48年10月参加察绥战役。1949年4月在66军参加解放太原战役。王诚同志指挥590团不拍牺牲连续作战,在城东北登城,攻入城内,经过激烈巷战与兄弟部队会师太原绥靖总署。
朝鲜战争爆发后王诚同志率领197师590团于1950年10月26日度过鸭绿江,立即投入第一次战役。先后参加了二次战役,三次战役,四次战役。其中第三次战役中,197师参加了左翼突击集团,突破敌防御后向济宁里方向实施突击。1951年1月1日,590团从高秀岭以西向敌纵深猛插,切断芝岩里和直桥之敌退路,割裂其纵深防御体系。在阻敌战斗中,仅尖刀营一连就歼敌233名,俘虏376名,缴获汽车41辆,榴弹炮12门,枪支500余支,有力地配合军主力正面进攻歼敌。这一仗,王诚所领导的590团涌现出一批战斗英雄和功臣,一连和一排分别荣立集体特等功。
王诚同志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历次战斗中,他作战勇敢、冲锋在前;多次负伤、身残志坚;指挥灵活、果敢善断;率领部队不畏强敌,浴血奋战,攻坚守关,战绩卓著。鞠躬尽瘁、积劳成疾,英年50岁。

右二为王长征,其他都是66军子弟兵
作者简历:王长征生于1957年5月,中共党员。1975年参加工作,1976参军,1987年从部队转业到保险公司,已退休。现为天津市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