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篇散文系作者于2024年5月28日赴皖南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参观后所撰写。
记不清有多少次去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参观,而龙年初夏这一次印象最为深刻。
究其原因,此行我们去泾县云岭有一项特殊任务,在该馆举办“活化革命文物资源融入大思政课建设调研实践基地”揭牌仪式,以此推进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开展的“全国红色文化优质资源教育基地”的落实,探索馆校合作共赢之路,也是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确立为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后,在省外设立的第一个调研实践基地。
图为2024年5月28日,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副馆长翟光云(右二)、办公室主任魏良红(右一)与常州大学朱成山(左二)、刘晓华(左一)教授在揭牌仪式上合影
如果说历史是一本教科书的话,那么,新四军军部在云岭这一段历史,就好像永远珍藏和存续在皖南泾县山峦深处的一部红色史书,非常值得深入研究和发掘利用。
作为一个对抗日战争史和中共党史有着30多年研究的学者,皖南泾县云岭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我先后10多次来此地学习、调研和思考,每一次都会有所收获。
图为新四军抗敌1938—1941(版画)
看到“新四军军部旧址”这个名字,在国内许多地方都有相同的简称,相同的名字,相同的牌子。那么,新四军一共有多少个军部旧址呢?
从新四军存续十年的纵向历史考证,但从省域地名粗线条来计算,有湖北汉口、江西南昌、皖南、苏北和山东临沂五处,姑且叫它们“五段论”吧?如果再根据军部搬迁过程细分一下,应该有汉口(1937.12.25—1938.1.4)、南昌((1938.1.6—4.4))、岩寺(1938.4.5—5.5)、麻村(1938.5.7—5.26)、土塘(1938.5.26—8.1)、泾县(1938.8.2—1941.1.4)、盐城(1941.1.25—7.9)、停翅港等苏北迂回(1941.7—1943.1)、黄花塘(1943.1.10_—1945.2.28)、千棵柳(1945.2.28—9.19)、淮阴城(1945.9.21—10.28)、临沂(1945.10.28—1947.1.21)共12处,可称“十二段论”。其中,抗战时期共有“十段论”。不管是粗分的“五段论”,还是细分的“十段论”、“十二段论”,泾县都是重要的那一段,时间长达两年零五个月。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云岭镇罗里村。因为这处军部旧址地处云岭镇,又简称“云岭军部”。该陈列馆占地面积27300平方米,陈列展览面积为8300平方米,目前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一系列国家级基地。
图为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入口处
该军部整个旧址包括军部司令部(大夫第)、军部大会堂(陈氏宗祠)、政治部、教导队、战地服务团、中共中央东南局、修械所、烈士墓、叶挺桥等十处。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四军军部旧址1938—1941)。
图为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
在该军部司令部旧址(大夫第)门前,挂着一块上部印刻有“国民党党徽”并用繁体字书写的“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军部”的牌子。这是尊重历史的做法,也是历史的真实。因为历史是讲阶段论的。在抗日战争这个历史阶段,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为了挽救国家和民众的危亡,国共两党实行了第二次合作,把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但是,就抗战阶段的新四军而言,真正高举国共合作旗帜的,从1937年10月宣布将南方八省十四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并于同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武汉汉口大和街二十六号组建开始,到1940年皖南事变结束,只存续了三年时间。因为蒋介石从1941年1月17日下达“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解散新四军通令”,宣布新四军为“叛军”,撤消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新四军)番号。可以这么说,泾县成为国共合作阶段的最后一个新四军军部。此后于1941年1月25日在盐城泰山庙重建的新四军军部,以及此后的停翅港、黄花塘,千棵柳等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部队,已经是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新四军部队,肩负着“抗日打顽”的双重任务。
图为悬挂在云岭新四军军部司令部旧址(大夫第)门前的“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军部”牌子
云岭新四军军部得到了党中央的领导、重视和亲切关怀。时在延安的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通过一封封加密电报对新四军实施领导和指示。1939年2月23日至3月14日,时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同志,当时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公开身份,专程来到云岭新四军军部视察,带来了党中央对新四军亲切关怀与慰问。此时段的新四军军部机关,在中共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东南分局(东南局)书记、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军分会书记、新四军副军长项英直接领导下开展政治斗争和军事工作。这一时期,时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于1939年12月初到达皖东敌后根据地,领导陇海铁路以南,长江以北,苏、皖、豫、鄂地区党的工作,并领导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和地方党的组织,创建华中根据地,迅速打开了华中抗日新局面。
图为1939年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在云岭新四军军部作报告
图为中共中央东南局组织序列表(1938年1月至1940年12月)
图为新四军战斗序列表(1938年2月)
云岭新四军军部时期,新四军抗日武装队伍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如1939年5月下旬,在军长叶挺的主持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在安徽庐江县东汤池成立,张云逸兼任指挥,徐海东(后增罗炳辉)任副指挥,赖传珠任参谋长,邓子恢兼政治部主任。同时成立中共江北指挥部前委,书记为张云逸。1939年11月7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溧阳县水西村宣布建立,统一指挥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挺进纵队、江抗及其苏南地方武装,陈毅、粟裕分别担任正副指挥。1939年7月,以第四支队第八团为基础,扩编成立新四军第五支队,罗炳辉任司令员,郭述申任政委,开辟了以安徽来安县半塔集为中心的皖东津浦路东抗日游击根据地。1938年9月底,成立新四军第六支队,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创建了豫、皖、苏边区抗日游击根据地。1940年1月3日,由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豫鄂挺进队在豫鄂边区京山县八字门正式成立,创建了豫鄂边区游击根据地。
图为1939年初,新四军军长叶挺在新四军军部作报告
1938年6月至1939年12月,新四军第一、二支队进军苏南敌后和向东向北发展要图
新四军在抗日战场上积小胜为大胜,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战绩。该馆展览的前言中给出了一连串令人信服的数字:“新四军所辖各部队从1938年春至1940年底,挺进华中后,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争,共进行大小战斗1340余次,歼灭日伪军3万余人,缴获各种武器弹药130余万件,部队也由1938年初的一万余人发展到1940年底的10万人。这支伟大的人民军队,驰骋在大江南北,给华中地区的日本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走出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回首看到那一片掩映在群山环抱之中的徽派建筑物,犹如一座红色的灯塔,永远发射出无限的历史正能量。侧耳听,仿佛新四军将士当年抗战杀敌的呐喊声仍然回荡在山林之间。我相信,珍藏在皖南山峦中的这部红色史书,值得人们永远去研读,并从中得到诸多教益。
(作者简介:朱成山,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江苏省中国近现代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研究馆员;配图为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