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谭震林在福建连城县陈地村“红军洞”的一段历史 (组图)
作者:邹善水
浏览次数:
2024-08-16 17:04:32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红军洞

谭震林

    陈地村地处福建龙岩梅花山麓的连城县莒溪镇。谭震林等红军部队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期间生活过的一个普通村子。这里有个“红军洞”的一段历史不可“荒芜”。

    1930年2月,谭震林、罗荣桓率领红四军二纵队参加了在吉水消灭敌唐云山独立十五旅的战斗。吉水战斗胜利后,谭震林任红四军军党委代理书记,实践红四军新泉整训和《古田会议》精神,负责部队党的建设和政治思想工作。

    1931年4-6月,谭震林与罗炳辉率红十二军参加红一方面军第二次反“围剿”战争,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二次“围剿”,巩固和扩大了中央苏区。1931年7月,谭震林与罗炳辉率红十二军接连参加莲塘、良村、黄陂战斗,8月率部向乐安方向佯动把敌人主力拖住近半个月,出色地完成了掩护红军主力西移和休整的任务,为粉碎国民党军的第三次“围剿”创造了极其有利条件。1931年11月,谭震林出席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接着又被任命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委员。1931年11月底,谭震林与罗炳辉率红十二军攻占连城,随后,发动群众分配土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巩固了汀连地区,扩大了闽西苏区区域。1932年3月,谭震林参加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当选为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执委会主席团成员兼军事部长。1932年4-5月,谭震林与罗炳辉率红十二军进行了一系列战斗,攻克永定、武平等县城,恢复了被敌占领的大片闽西苏区,有力地配合了红军东路军东征漳州。1932年6月,谭震林任福建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从此担起了建立和发展福建苏区地方武装、组织群众支援革命战争、保卫和发展福建苏区的新任务。在谭震林的领导下,福建军区组织专门工作队大力开展扩红工作,仅军区建立之初的4个月内,福建苏区扩大红军就达1.1万余人,为中央红军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1932年10月,谭震林指挥福建军区所属部队,分路出击,攻占连城、归化两个县城,从而巩固了闽西苏区。1933年7、8月间,谭震林与周子昆率部协同东方军攻打连城姑田、永安小陶之敌,一昼夜追敌90多公里,连打两个胜仗,并乘胜攻占连城。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谭震林奉命留守中央苏区坚持革命斗争。自此开始了坚持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1935年4月至12月,谭震林与张鼎丞、邓子恢一起指挥闽西红军游击队粉碎了敌人第一、二期“清剿”,巩固和发展了游击根据地。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谭震林留在闽西南,先后担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军事部长、副主席,闽粤赣边省委军事部长,同张鼎丞、邓子恢等人一起,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依靠群众,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胜利抗击了国民党军队的反复“清剿”,保持并发展了闽西南游击根据地,保留了大批革命干部和武装,保卫了闽西苏区一些地方的土地革命成果;并和张鼎丞等人领导红军游击队,通过和平谈判,实现了“国共合作”,率领改编后的新四军支队北上抗日。

    地处梅花山麓的连城县莒溪镇陈地村垒口自然村有个石燕洞,洞口较窄,洞内宽敞,可容纳20多人歇息,这是当年红军坚持游击战的一处革命据点,当地人至今称之为“红军洞”。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陈地村人民积极支持中国工农红军开展革命斗争,在红军部队的领导下,先后建立起苏维埃政府、赤卫队,广大群众积极为红军送粮、送药、送情报,有效地保护红军革命队伍,为巩固发展红色政权做出了重大贡献。

    陈地村石燕洞距离村庄300多米,洞前不远处有一片高大挺拔的红豆杉树群,爬上树杈可瞭望陈地村周边动态。石燕洞周边山上竹林茂密,背后山高陡峭,地势险要,易退难攻,洞口下方处有通往上杭、莒溪铁山罗地、连城庙前、龙岩新罗万安等地的一条古道,既隐蔽又进退方便;红军住在石燕洞也有利于与村苏维埃政府联系。

    罗春程老人的父亲是红军地下交通员,陪谭震林来到石燕洞。“老谭看后十分满意”。当即决定在此暂住待机。在这期间,老接头户为红军送粮、送生活用品、送情报。开始,由村妇女会张绿妃负责煮好饭菜,用竹筒盛装着饭菜以樵夫身份当作挑柴上山送到石燕洞去。每天饭菜都是芋子、野菜、笋干,难得有鱼有肉,红军干部战士就是这样十分艰苦的生活。红军住在这隐蔽的地方,积极开展地下革命活动。一年多时间来,谭震林经常化装成做山货生意的商人,有时到太平僚、池家山一带,有时到古田桂竹坪、梨岭一带,与闽西地下党联系。同时经常利用夜间下山活动,开展做坚持武装斗争的群众工作,跟老百姓处得十分友好。时间久了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老谭”。

    在探访石燕洞时,当年九旬高龄的罗春程老人回忆说,那是1935年3月19日的黄昏,陈地村盂窟自然村的傅相荣家突然来了10多个人,他立即快步上前相见,原来是昔日的老首长谭震林同志率领部队匆匆来到,傅相荣激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这是谭震林同志奉苏区中央局的命令,与陈潭秋、邓子恢等同志率领二十师一个营500多人回师闽西领导根据地人民坚持革命斗争,部队在回师途中与国民党主力部队遭遇,经过激战冲出重围,部队化险为夷,而谭震林率警卫排黄治平、何凤基、黄瑛元、吴书平、刘江、杨金保等10多名战士绕开敌人追击,转战到达莒溪陈地村。在这突如其来的时刻,老接头户傅相荣立即请谭震林进屋。

    罗春程老人回忆说,由于国民党军进山“围剿”,在村苏维埃政府的安排下,谭震林等人住到石燕洞;这支队伍立即分散开,有的驻到陈地顶头屋、溪背僚、有的就驻在垒口的银坑口。

    罗春程说,“老谭”率领的这支队伍先后在陈地村和石燕洞住扎了一年多,每天都由我母亲和堂嫂张禄妃煮好饭菜后,用竹筒盛着,由我送到石燕洞给红军吃,有时候又由张禄妃去送。饭都是我们农家平时吃的饭,有时是焖饭,有时煮稀饭,菜也是自己种的青菜。芋子或野菜、竹笋,难得有肉,生活很艰苦。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新学期第一课 从国防教育开始(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新学期第一课 从国防教育开始(组图)
·红色头条:《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
·特稿:浙江海盐县举办新四军海北支队开辟海北抗日游击区80周年纪念活动(组图)
·特稿:一等功臣 爱民模范——朱金科(组图)
·特稿:广东部分红军将领后代赴赣南老区追寻先辈足迹调研行之七(信丰篇)
·特稿:“八义坟”来龙去脉
·特稿:邓演达文献馆“点亮”学生假期生活(组图)
·特稿: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开学第一课暨老兵故事会公开课堂在古城北社区开讲
·中红网-朱成山:拓展国际通道的那份红色荣光——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游记(组图)
·特稿:焉能忘却九一八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谭震林在福建连城县陈地村“红军洞”的一段
邹善水:谭震林在福建连城县陈地村“红军洞
特稿:谭震林在福建连城县陈地村“红军洞”
董佳琦:新学期第一课 从国防教育开始(组图
特稿:新学期第一课 从国防教育开始(组图)
《毛泽东传》作者罗斯·特里尔去世(图)
“一眼万年”——访大理石空博物馆(组图)
红色头条:《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
著名书画家杨建荣——翰墨铸军魂“八·一”
赵林:浙江海盐县举办新四军海北支队开辟海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