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历时六載的作品问世,一部《敬慕的回眸》带你走进中国红色军工的峥嵘岁月,让你知道了除了“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之外还有没有枪没有炮我们自己造”
由著名作家杨剑茹撰写、团结出版社出版的《敬慕的回眸》,以其别具一格的创新创意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本书,从里到外、从头到尾、字里行间无不吹佛着浓浓的令人陶醉的一股股创新创意的春风……
首先看到的、感到的创新创意,是映入眼帘的黑黑的封面和黑黑的书脊上印着的红红的《敬慕的回眸》五个行书大楷,《敬慕的回眸》这五个红红的行书大楷在黑色封面和书脊的衬托中更显得是那样的醒目和夺目。令人惊奇的是,《敬慕的回眸》黑黑的封面时隐时现着我军一位战士一手举着枪、一手举着吹着的冲锋号,仿佛吹响了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抗日的冲锋号;又仿佛吹响了推翻蒋家王朝夺取全国解放胜利的冲锋号,更好像吹响了反击发达国家对我国核心技术围追堵截的战略战役战术的冲锋号……封面的这种令人惊讶惊奇惊喜的设计和装潢——即在一片黑色的“包围之中”出现了我军的一位一手拿枪、一手举着吹着的冲锋号的战士,寓意深远的展示和预示着,我党我军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夺取决定性的胜利,迎接胜利曙光到来的光辉时刻……总之,这种充满创新创意的设计和装潢,为读者提供了浮想联翩的瑕想空间,不得不说《敬慕的回眸》封面的创新创意确有其意想不到的独到之处、独创之处……
然后看到的、感到的创新创意,是杨剑茹开门见山的引人入胜的撰写方式和方法。杨剑茹是河北人,中共党员,从小生长在军人之家,跟随着父母“南征北战”,既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亲身体验,又有随着父母南下保边的“不教胡马度阴山,芙蓉国里尽朝晖”的身临其境,因此,杨剑茹履历丰富、思维开阔、思想深邃,开拓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铁血冀中、红色使命、铁血豪情、秋水无痕等等等等。
因而,爱党爱军的爱国情怀,促使杨剑茹写下了34万字的《敬慕的回眸》,《敬慕的回眸》大气磅礴的描述了鲜为人知的红色军工90多年中在关键发展时期的居功至伟……
翻开《敬慕的回眸》第一章,《缘起延安工展会》一下子就会吸引读者的眼球,一下子就会勾起读者的好奇、一下子就会牵动读者的思维……什么是缘起延安工展会,什么是延安工展会,那时的延安是中国最为积贫积弱的地区之一,怎么会有能力和条件举办延安工展会?一个个疑问油然而生、一个个疑惑亟待解释……
好奇之心、惊奇之问、探奇之想将促使读者恨不得一气呵成的马上解开这些不解之谜……这就是杨剑茹的高明之处,这就是杨剑茹此部大作的开篇的创新创意……
最后看到的、感到的创新创意,是杨剑茹笔下生花的活龙活现的、活灵活现的书中的主角刘贵福。
刘贵福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红色军工的创新创意和创造:
建国前
在延安,没有钻孔机、没有来复线机就土法上马;没有造枪的无缝钢管,就用鬼子的铁路钢轨造枪;没有有电就用人摇磨盘用皮带带动机床,硬是在延安那一穷二白的条件下造出了世界第一支轻型化步枪,比德国的突击步枪早了4年,比美国的小口径步枪早了27年,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无名式马步枪”,毛泽东高兴的题词“刘贵福你是生产战线上的英雄”……
刘贵福刚到延安时,恰逢日本鬼子的飞机对延安狂轰滥炸,日本鬼子的飞机之所以肆无忌惮的轰炸延安,就是因为延安没有防空武器装备,于是,刘贵福从他带领工友们修好的100多挺轻重机枪中挑选了两挺马克辛重机枪,改造成为高射机枪,一挺放在宝塔山,一挺放在清凉山,从此,日机再不敢轻易轰炸延安……
在太行,刘贵福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军工生产实行计件工资和制式化的建议,经工程处郑云荪处长上报军工部刘鹏部长,刘鹏上报彭德怀副总司令批准实施,于是,八路军首开了计件工资和制式化生产的先河,此后八路军武器装备生产日新月异;刘贵福在参加研制50炮的过程中,创新创意的在研制的50炮加了个扳机,至使50炮不仅可以曲射更可以平射,像步枪射击一样,50炮发射的炮弹可以平射的从日本鬼子的炮楼射击口打进鬼子的炮楼,炸的日本鬼子鬼哭狼嚎;1940年3月前,刘贵福将他从延安背到太行山黄崖洞兵工厂的“无名式马步枪”进行了改造,增加了防尘罩和和可调准星,于是,八路军军工部决定步枪统一样式生产,1940年8月1日,刘贵福背着改造后制式化生产的一支“无名式马步枪”,到八路军总部呈彭德怀、徐向前及三位部长查验,被彭德怀命名为“八一式马步枪”,可调准星被彭德怀起名“天下第一准星”;在子弹厂,刘贵福领导全厂军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用子弹壳造复装子弹到创新创意造出全新子弹……
建国后
在北京,刘贵福任二机部一局质量检查处处长。
1953年12月,刘贵福总结了五三厂的先进经验上报中央,经中央经委、全国总工会联合决定授予模范工厂 称号。1954年,在试制定型工作中,协助二四七、一二七厂分别定型了76.2毫米野炮和122毫米榴弹炮。毛主席分别写信嘉勉。
在东北,1958年4月,刘贵福赴牡丹江任一二一厂厂长,6月,率领全厂职工研制人造宝石,分别在8年和12年后用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同时,开发研制出硬质合金模具……
在西南,1964年10月,刘贵福被任命为五机部七局主任工程师,从此刘贵福常年奔波在西南三线建设的第一线,至致1966年9月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