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2024 年清明节后,怀着缅怀追忆之情,随同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副军级主任编辑王世同,踏进河北一个个红色圣地,特别深切感受到抗日战争年代,活跃在冀中大地上的冀中军区九分区第 18 团这支抗日劲旅,为了民族解放,人民幸福,树立起了一座载入史册、彪炳千秋的英雄丰碑!
在平山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研。左四:王世同、左一:韩志华
冀中军区成立于 1938 年 5 月,由人民自卫军、河北游击军等部合编而成,吕正操任司令员,王平任政治委员,此后冀中军区曾短暂撤销,1949 年 8 月冀中军区与冀东、冀南、太行、察哈尔等各一部组成河北军区,冀中军区撤销建制。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冀中军区历任司令员分别是:吕正操、杨成武、孙毅三位将军。
吕正操将军
杨成武将军
他们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全国的解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55 年,吕正操将军、杨成武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孙毅将军被授予中将军衔。
孙毅将军
抗战历史中,冀中抗日根据地也是中共领导的第一个平原抗日根据地,辖有沧州范围内的河间、泊头、任丘等地,这段历史,也与中华民族的苦难紧密相连。
冀中军区九分区 18 团成立于 1939 年,由冀中区 28、29 大队合编而来,团长是高法宝,政委是王志,副团长是焦玉礼和杨万伦。18 团在对日作战中屡建奇功,被誉为“老虎团”,尤其擅长攻城,让日军吃进苦头。
在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内,陈列着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团职以上干部烈士名单,名单上共有 357 人,详细记录了从 1937年 11 月至 1945 年 9 月,这些八路军干部的姓名、所属部队、职别、牺牲时间以及牺牲地点。
仅冀中军区九分区 18 团,就有数位团职以上干部战死在定县马阜才、杨阜才,冀中军区 18 团在这次抗日战斗中遭受了重大损失。
为缅怀、追忆 18 团抗日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和革命事迹,王世同主任指示我尽快到原杨阜才村现东阜才村实地抢救性访谈记录、听取、了解抗日 18 团那段烽火难忘岁月。
4 月 25 日一早,我怀着崇敬心情驾车从石家庄出发,上午约 10 点钟到达定州市东留春乡东阜才村。
热心大嫂吴立欣
进村后,遇到一位正准备去春耕的热心大嫂吴立欣,当大嫂听明白我要向当地七八十岁以上老年人了解当年抗日 18 团革命事迹时,马上放下春耕工具、非常热情的带着我去东阜才村女村支部书记马胜芬家,因马书记叔公公杨五湖老人(88岁)不仅于 1936年出生于东阜才村,更是享誉国内外知名人物。
左一:杨五湖,左二:吴立欣
了解到杨五湖,笔名木屋等,1952年参加工作,195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工作五十多年来,曾任中央纪委办公厅副主任;时任中华清风书画协会主席,中国书画家作品展组委会执行主任,世界名人传记中心名人认定委员会名誉总裁,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等职。
因杨老年龄和身体原因,家人将杨老从北京接回到东阜才村老家赡养,让老人家安度晚年。见到老人家,面部精神好,但因脑梗原因,大脑反应时好时坏,不能完整交流与沟通,在院里,当热心大嫂吴立欣微笑着大声问杨老讲讲当年 18 团打日本鬼子事儿时,杨老陷入沉思,只举起手激动说“18 团”并伸出了大拇指……我想是为 18 团烈士点大赞吧!
赶上马胜芬书记为村里办事不在家,热心大嫂马上又拨通了她的电话,一会儿,精神干练的马胜芬书记急急忙忙回到家,明白抢救性的向年长者访谈抗日 18 团的现实意义后,当即决定带我去东阜才村里,再向知情的 90 岁高龄李双锁老人家了解抗日18 团事迹。这时,我回头看见了热心大嫂吴立欣已匆忙奔向春耕之中!率直热情的马胜芬书记边走边向我介绍东阜才村基本情况,她感慨说“东阜才村在解放前叫杨阜才村,1949 年新中国建立后改为东阜才村,隶属于定州市,支部和村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东阜才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幸福安康!全村 385 户,人口 1513 人,党员 71 人,耕地 1762 亩,以种植小麦、药材为主,村民收入以外出务工和种植业为主,年人均收入月 9000 元,这样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啊!访谈及时、为后人学习历史非常有意义,今后更要教育好村里的孩子们,永远不能忘记抗日 18 团英烈们”!
说着说着就来到了村里 90 岁高龄李双锁老人家里,马书记说明来意后,老人家李双锁、吴小乔夫妇俩都很热情,身体看上去都很硬朗,提起当年抗日 18 团,李双锁老人家激动的说“18团在东阜才村抗日打日本的那场仗,打得惨烈啊!牺牲了那么多的战士,年龄都不大,当时东阜才村党员杨晨良、杨栓良哥俩积极投入并组织村党员干部和村民,不顾生命安危与 18 团将士一起打日本鬼子啊”!提起那时的日本鬼子,老人家恍惚又回到了那惨烈的峥嵘岁月,90 岁高龄的李双锁老人家咬牙愤恨的举起拳头“日本鬼子对我们中国人那个狠啊!它们灭绝人性、不是人、是畜生……”
90 岁高龄的李双锁老人
左一:马胜芬书记
担心和考虑李双锁老人家过于激动和身体原因,停止了继续访谈。我和马书记赶紧岔开别的话题并安抚老人家……,之后,我也欣慰的为马书记与老人家夫妇和我拍了具有跨世纪意义的合影照。
左一:李双锁老人老伴吴小乔 左二:马胜芬书记
左一:访谈人韩志华 左二:李双锁老人家
据史料记载, 1942 年 6 月 9 日,在马阜才村、杨阜才村(现东阜才村)等周边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冀中军区参战的部队有七分区 17 团、22 团和九分区 18 团,这次战斗被冀中军区称为‘五一反扫荡马阜才突围战’。
1942 年 6 月 4 日,冀中军区、党委发出“各分区主力团转赴北岳区”的电示,6 月 8 日拂晓,七分区机关转移到解家庄以东的胡阜才村,部署第 17 团实行外转的具体工作,决定第 17 团的两个营迅即转赴北岳区,另一个营待第 36 地区队主力归建后,再转赴冀西。当时,七分区 17 团(欠第一营)在定县沙河以南解家庄、东城村、西城村和北町村集结待机,准备转赴北岳区。6月 9 日拂晓,九分区第 18 团从晋深极县东北部的东罗固村,转移到第 17 团驻地附近的东、西赵庄村,也准备伺机转赴北岳区。同日清晨,第 22 团(欠第一、二连)由晋深极县东北部的西固罗村,转移至第 18 团临时驻地以东的大定村。当时各单位,分别驻在东西长不到十公里、紧紧相邻的八个村庄内,更为遗憾的是七分区机关和第 17 团,都未与第 18 团、第 22 团取得任何联系。其实,早在 6 月 8 日,日本华北方面军就已经通过无线电侦察,发现了七分区机关、第 17 团和第 22 团的大体位置,遂命令第110 师团长白泷理四郎少将快速拟定作战计划,指挥其直属部队和配属的坂本吉太郎支队(日军第二十六师团独立步兵第十二联队),于次日(6 月 9 日),对七分区主力部队展开决战,分别进行马阜才、宋庄两场战斗。6 月 9 日凌晨,日军 110 师团第 163联队第一大队的两个中队,从定县城内出发分两路南下,一路经渠头、佛店村,隐蔽在马阜才村以北三里处,企图以伏兵堵击我军北去方向,当敌人进至渠头村时,曾与我第 32 地区队一部短暂接触,双方都未恋战,敌顺利通过到达预设伏击地;另一路敌人以同一目的和时间,经圣佛头村,隐蔽进入沙河北岸的大王耨村,当该敌一部占领村南河堤时,与从安平县西部郝村归来的我第 17 团第一营先头分队遭遇,该营主力在先头分队的掩护下,经小王耨村,快速向北面的圣佛头村方向转移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