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巨制,铁血不灭。”新近上映的《志愿军:存亡之战》,在国庆档电影中备受关注。这部生动再现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中铁原阻击战的经典影片,将人们重新带回到73年前那场惊天动地的生死决战之中。恢弘的战争场面、激烈的搏命厮杀、悲壮的英雄喋血……硝烟弥漫之际,屏幕前的观众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1951年5月下旬至6月1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为遏止“联合国军”北进,在朝鲜涟川、铁原地区顽强抗击美军4个师的轮番进攻,鏖战12日,最终歼敌1.5万余人。此役以点破面,粉碎了美军抢占铁原、摧毁志愿军后方基地和交通枢纽的企图,为稳定朝鲜战场局势作出了重大贡献。
临危受命体现铁血担当。第五次战役开始后,接替麦克阿瑟出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李奇微发现了志愿军后勤补给困难的弱点,采取“磁性”战术发动“礼拜攻势”,企图全歼我志愿军主力。我志愿军接连遭到重创,遂向北转移。西线之敌以摩托化步兵、炮兵、装甲兵组成“特遣队”,在航空兵掩护下大举反扑,长驱追袭,直逼涟川、铁原地区。为保卫主力部队安全,彭德怀向志愿军第19兵团下达了“死守铁原15至20天”的命令。第19兵团深知战斗的困难程度,但毅然接受了任务,第63军军长傅崇碧更是坚定地表示:“即使打到最后一个人,也决不让美军再前进半步!”当时,“联合国军”4个师4.7万兵力,配备火炮1300门、坦克400辆,在空军支援和掩护下,正向涟川、铁原逼近。而第63军已经连续作战1个多月,部队减员严重,既无坦克也无飞机,加上配属的兵力一共才2.4万人,火炮仅有240门。敌我兵力装备相差如此悬殊,要想完成阻击任务,难度可想而知。尽管注定是一场恶战,但我志愿军硬是迎面出击,担负起看似不可能完成的阻击任务。
创新战法实现以劣胜优。“联合国军”在兵力数量和武器装备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志愿军如果仅靠顽强死守抗击敌人,就有可能付出极大伤亡,甚至无法完成阻击任务。要以劣胜优、以小搏大,唯有巧胜方能制胜。傅崇碧把全军3个师布成一个倒“品”字形,前方左翼是189师,右翼为187师,后方预备队是188师。在兵力部署上,采取纵深梯次、少摆兵多屯兵的方法;在火力组织上,充分发挥各种火炮和短兵火器威力;在战术运用上,采取正面抗击和侧翼反击相结合的方法。第189师总结美军不敢不顾侧翼、孤军突击的弱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拔碎牙”战术。第188师根据战场地形和战场态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自创“三朵花”战术。志愿军还针对敌火力优势和进攻习惯,总结推广了“兵力前轻后重、火力前重后轻”等防御部署办法,摸索形成了机动防御战术,实现消灭敌人与保存自己的目的。
向死而生铸就英雄壮歌。抗美援朝战场上,敌人“钢多气少”,志愿军“钢少气多”,这种英雄之气在血火考验中不断升华凝练。面对火力和技术的巨大差距,志愿军经常以简陋的野战工事甚至是血肉之躯,用火箭筒、爆破筒、炸药包和轻武器等有限火力,同敌正面抗衡,但他们从未被敌人吓倒,始终保持高昂士气和坚定意志,展现出崇高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牺牲精神。当时,第63军已连续作战1个多月没有得到补充,粮食弹药供应严重不足,战斗和非战斗减员相当严重,再加上部队长期高强度连续行军作战,身心已接近生理极限。第63军党委发出指示,要求全体指战员“敢于挑重担,敢于打恶仗,不叫苦,不叫累,不怕孤军作战,不怕流血牺牲,发挥独立作战能力,像钉子一样,钉在前沿阵地上”。战士们纷纷表示: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在连续抵抗十几天、成功完成任务后,傅崇碧受重伤,部队伤亡达两万余人,用生命谱写出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歌。
铁原阻击战的胜利,为志愿军主力赢得了在“三八线”附近重建战线的时间,粉碎了美国在朝鲜蜂腰处实施东西海岸登陆的阴谋。第63军在铁原艰苦阻击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轮番进攻,铸就了“英雄铁军”的美誉,书写了人民军队历史上的辉煌篇章。
(作者: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部少将副部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