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有成效
高龙舟自1949年8月20日至1958年12月20日,连任康乐县人民政府第一、第二、第三届县长,其中第一任为王震将军任命外,第二任、第三任全为人民选举后赴任。
新中国成立后,全县的农业生产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民族团结,社会繁荣进步。中共康乐县委历届领导和以高龙舟县长为核心的康乐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党和教育事业。在“整顿巩固、 重点发展、 保证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指导下,他们遵照国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和教育部的有关法令:中学实行三三分段、小学实行四、二分段新学制。明令学校的基本工作是教学,课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实行新的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建立尊师爱生的新型师生关系。农村开始兴办民办小学和农民识字班、冬季扫盲班。
1954 年全县有完全小学9所,初级小学44所,其中民办3所。
1955年,全县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推广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巩固练利布置作业为内容的五环教学,考试记分实行5分制。教育部颁布《小学生守则》。至1958 年,全县小学增加到119所。
民国时期,康乐县仅有几家民间医人,在集市开设药铺或药摊售药。农村缺医少药,习用单方,土方自治,或请巫婆神议,驱邪治病。
民国18年(1929 年),霍乱、伤寒、痢疾、流感病流行,死亡人数数目惊心。
民国36(1937年)年9月1日,成立康乐县卫生院,医务人员3名,设备简陋。
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在医药卫生方面喜讯不断:
1950年,成立中西医联合会康乐分会,开展门诊及防疫。
1953 年3月,康乐县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康乐县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职工开始公费医疗。同期,成立康乐县第四区(景古区)卫生所,边远山区群众能就近看病。
1955 年10月,康乐县人民委员会决定,贫下中农、军属、烈属就诊就医,药费降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亦可赊欠记帐,分期交纳。
1959年以后,当时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康乐、和政、广河三县合并为和政县后,高龙舟担任和政县政协主席,1960年病逝在任职上。
勤政做清官
高龙舟一生不仅重视朋友交情,乐于助人,一贯坚持真理,不畏权势,追求进步,从不畏缩。对落后思想、 封建势力,毫不妥协,凡认定对人民有利的事,即躬身实践,锲而不舍,终身不渝。这也是他启发、引导张朝鉴弃暗投明,投身到党和人民政府怀抱,以及两次营救辛家集党支部领导人辛万年等三人的主要原因。
高龙舟县长自幼饱读诗书,再加上口才流利,待人襟怀坦荡,忠诚相见,从不拉把子,搞小团体,结党营私,特别爱护青年,爱惜人才,深受大家的爱戴。在他担任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时,一块的队员们无论谁遇到困难,不分民族贫富,一定解囊相助,鼓励他们勇敢乐观地战胜困难,还要成为对家乡有用之才,所以他的队员,不管回汉老少,一有闲余时间,都乐意找他来利用讲故事,做思想开导,人人对他心悦诚服,在群众中德高望重。
“为官避事终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这是高龙舟的为官之道和座右铭。他通过70多年的风雨沧桑,看清楚了旧社会形形色色反动派们,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压榨百姓的丑恶嘴脸和反动本质,虽然他一生既没有加入国民党,也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不管他在旧社会当保安队的大小队长,还是在新中国当了三任县长,从来没有一点官架子,总干着俯下身子,深接地气的工作,辛勤劳苦、为民做主的一生里,不分民族,不论贫贱,时刻关心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千方百计为劳苦大众办实事,办好事, 作为康乐县历史上的首任民选县长,一生勤政廉洁,始终两袖清风,总是极力维护民族团结,替各民族劳动人民当清官,当好官。
为民办实事
解放前,在今苏集镇的一个小山村里,居住着十几家从天南海北逃难来的外来户,他们为了土地和宅基地的四方交界,时常闹纠纷。
有一户从西和迁移来的姓王的货郎,老婆去世后,只有父女二人相依为命,他们用农闲当货郎,农忙给别人当长工、短工,挣来的钱买了另外一家人的宅基地,那户人家搬迁到远处后,这父女二人的宅基地,时常受到四周邻居的蚕食,因为是迁移户,也没有家族和亲戚好友帮忙,更又无钱打官司,他们只好眼看着自家的宅基地不断变小,只能是哑巴吃黄莲---有苦难言。
1953年4月中旬的一天,这位王货郎准备翻修破旧的草房时,又和几四面的邻居闹纠纷,阻挡得他的修建计划破产、停工。
当王货郎听说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政府,新上任的高龙舟县长是一位清正廉洁,为人民办实事的青天大老爷,就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步行到康乐县政府去找高龙舟县长,鸣冤叫屈。高龙舟在他的办公室里热情地接待了这位从苏家集赶来的西和货郎,耐心的地品尝了他倾倒的苦水后,就立即带领马进昌、马忠堂两位副县长,领着秘书延振刚,五个人共同乘着一辆马车,在王货郎的引导下来到了他的家里。
高龙舟县长召集来王货郎的左邻右舍和全村的男女老少,按照他们各自展示的证件和契约,拿着皮尺,亲自丈量了这个外来户的宅基地,并且按尺寸,让四方邻居们当场退还了各自以前,蚕食王货郎宅基地的地方,并且给乡亲们讲解了新中国的土地政策和使用方针,待大家心服口服后,当场就为各家各户书写并办理了土地房产所有证,并且还在全县开展了这项工作……
后辈皆才俊
高龙舟一生崇德尚文,因为曾经在家乡的私塾里上过私学,后来又在康乐县八松乡烈洼小学当过老师,新旧学校的巨大变化,使他感悟到科学、文化、教育,对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为此,他特别关注他们的学习教育,他的家风里代代都重视配德启智,崇尚科学,他的后代人才辈出,在各行各业勤勉努力,建功立业:儿子女儿都是社会才俊;孙子、孙女中有大干部,也有中学教师;重孙辈里既有乡镇企业家,县处级干部,又有地厅级领导,整个家族不仅在康乐县,就是全临夏州乃至全省都是名门望族,深受社会各界的崇敬和仰慕!
图为刘之泉长孙晏继祖(前排左一)采访高龙舟孙子高培麒(前排中),宗亲高宏(后排中),重孙高宥平(后排右)和高增平(后排左)以及马进昌孙女马正芳(前排右)时的合影。
作者简介
晏继祖,笔名雨燕,男,汉族,康乐县八松学校中学高级教师。是《民族日报》、《未来导报》通讯员,康乐县作家协会、临夏州作家协会理事,临洮诗词学会会员,临夏州政协文史资料专辑特约撰稿人,政协临夏州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会文史委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