⑦血色的荧屏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电影工作者利用电影独有的声色画面,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
1935年,由田汉、夏衍编剧的电影《风云儿女》拍摄完成,表现了全国人民一致要求抗日的强烈愿望,其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抗日救亡的民族最强音。
1938年,中国共产党创建了第一个电影机构——延安电影团,全名为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袁牧之和吴印咸带着从香港购得的全套16毫米电影器材和伊文思赠送的一架埃摩摄影机,摄制了《延安与八路军》《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白求恩大夫》《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十月革命节》《边区生产展览会》《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等影片。
《延安与八路军》拍摄现场
《延安与八路军》由袁牧之导演,上映于1939年,忠实地纪录了延安与抗日根据地生气勃勃的面貌和八路军的战斗生活,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英勇抗战的光辉战绩,形象地表现了“天下人心归延安”的主题。《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又名《南泥湾》,拍摄于1942至1943年,纪录了三五九旅指战员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克服重重困难开荒种地、挖窑洞、盖房子、养猪放羊、纺线织布、土法造纸,把南泥湾变成了塞北江南的真实情景,并且保存了毛主席为影片书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题词时的珍贵镜头。
⑧激昂的口号
山西洪洞县城的抗日标语
日本官兵观看《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抗战,唤起千百万民众的抗日爱国热情,创作了大量的标语口号,在解放区、根据地、国统区、敌占区广泛宣传,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要种族不灭,惟抗战到底!”“万众一心,誓灭倭寇!”“停止内战”“争取民主”“实现抗战”“还我河山”“抗战建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华民族解放万岁!”“只有抗战才是出路”“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不要帮助日本人来压迫中国人”“中国同胞联合起来”“加强必胜信念,坚持抗战主张”“兵民是胜利之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知识分子必须与工农群众相结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自力更生”……
⑨永恒的瞬间
石少华拍摄的《地道战》
沙飞拍摄的《号角》
沙飞、吴印咸、石少华、郑景康、罗光达、顾棣等红色摄影师,捕捉了大量真实而珍贵的场景。沙飞的《战斗在古长城》《号角》《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边区妇女为前方战士做军鞋》,吴印咸的《白求恩在河北进行战地手术》,石少华的《地道战》、《子弟兵母亲戎冠秀》,郑景康的《丰收1943》,罗光达的《金顶妙峰山的哨兵》,李途的《狼牙山五壮士负伤生还两英雄》,徐肖冰的《彭德怀在百团大战前线》,苏静的《平型关大战》,刘沛江的《收复察哈尔后城》,罗光达的《送信》,赵烈的《我们是抗日小兵》,以及《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毛泽东接见印度援华医疗队》《毛泽东会见斯诺》《切断敌人的供给线》《捧起白米饭想到八路军》《血的控诉》《日寇烧毁普陀寺》等摄影图片,成为抗战历史的经典;《晋察冀画报》《山东画报》《冀热辽画报》等十几种画报先后创刊,仅《晋察冀画报》就保留下近4万张摄影底片;晋察冀军区举办影展50多次,延安举办过如“巴苏华大夫的抗战前线影展”、“百团大战影展”、“八路军120师摄影科照片巡回展”等摄影展;创作了大量“土画报”、“摄影墙报”、照片纪念章、战斗画片等抗战宣传品。
⑩战地的号角
八路军129师的先锋剧团
抗战时期的人民抗日剧社
抗战文艺演出小分队也是一支抗战的队伍,正如毛泽东所说:如果没有文化军队的配合,我们的斗争是不能成功的。
当时,延安有一支规模浩大的文艺大军,一是原来陕北苏区的文艺队伍;二是来自中央苏区的文艺队伍;三是从国统区来延安的大批文艺家,其中不少是作家、文艺评论家、戏剧家、词曲家、摄影家、电影家。据统计,抗战期间延安的文艺团体达70多个。在抗日救亡的政治背景下,1937年11月,延安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抗日救亡协会,次年又成立了边区文化界抗战联合会。自1940年1月,边区文协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后,戏剧演出团体大批涌现,主要有人民抗日剧社、抗战剧团、西北战地服务团、民众剧团、鲁艺实验剧团、烽火剧团、工余剧人协会、青年剧院、延安杂技团、西北文艺工作团、延安平剧研究院等。
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郭沫若主持的以进步文艺工作者为主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积极开展抗战文艺运动,足迹遍及中国和东南亚,产生了很大影响。
晋察冀边区有一大批活跃在敌后的文艺尖兵,如抗敌剧社、火线剧社、战斗剧社、战线剧社、七月剧社(奋斗 剧社)、冲锋剧社、火线剧社、北进剧社、前锋剧社、前进剧社(创造剧社)、前卫剧社、前哨剧社(国防 剧社)、挺进剧社、长城剧社、尖兵剧社、华北联大 文工团、铁血剧社(群众剧社)、回民支队抗战剧 社、新世纪剧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