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还看到一个网站上的文章,说已经退出流通的第四套人民币中,1980年版普通冠字版一角币只要几毛钱一张,而HU冠字版币的成交价则是20000元。只是冠字不同,其余并无任何差别,价格却相差几十万倍。
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商品价值具有两重性,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商品的交换价值是根据商品的量决定的。也就是说,商品的量越多,其交换价值越低。反之,商品的量越少,其交换价值越高。这就是“物以稀为贵”的道理。
当然,品相好的藏品也是相对比较少的,也符合“物以稀为贵”的原理。但这只是发生在同样品种前提下的比较价值。这个比较价值,我觉得有时也太离谱了。同样一张第三套人民币中的红色一角币,评级为55分的是一万元左右,而评级为70分的,则要二十万元,相差惊人。其实55分与70分的差别,肉眼是很难区分的。
收藏人对藏品的取舍要各有侧重,无可厚非。个人愚见,喜欢搞研究的人,应该以品种为主,不要太计较品相。比如有个XF45的币就行了,何必非要弄一个MS60的币?应该多从性价比方面考虑,注重实际,剩下的钱可以买更多的品种。除非你的钱多的没地方去!
上述只是胡乱几句,权当茶余饭后闲谈,欢迎各位同仁指教。
作者简介:
洪荣昌,笔名:红歌,中国收藏家协会红色收藏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中国红色收藏》杂志主编,《中国钱币》杂志特聘审稿专家,龙岩学院中央苏区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龙岩市档案馆荣誉研究馆员,武平县博物馆特聘研究员,武平县慈善总会终身荣誉会长,中国红色收藏鉴定师,评估师。
从事收藏几十年,涉及邮票、钱币、苏区文物、毛泽东像章等。出版过《红色票证》《红色货币》《红色收藏》《红色粮票》等专著。曾在北京、福州、遵义、厦门等地举办苏区红色文物展览。其个人事迹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中红网等多家新闻媒体介绍过,享誉全国。已出版的著作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全国各大图书馆以及美国哈佛大学等海外知名图书馆收藏。几十篇学术论文被英国剑桥大学等国内外著名杂志、网站刊登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