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新型肺炎战”疫”,公益事业积极行动
郑东海同志除了踏踏实实做好工作,认认真真为病人服务外,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每周带头参与医院周边垡头、翠城、官庄、王四营、平乐园、祈东家园社区、紫南家园等社区开展了系列社区义诊、家庭医生等活动。在每年的4月—10月期间,每周组织专家到周边社区宣教,义诊活动,深受广大居民的好评和认可;对经济困难的癌症病人,医院经常为病人减免医药费,他经常带头组织员工捐款;分别于1998年、2003年、2008年、2012年给灾区和抗非典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收到北京市朝阳区慈善协会的感谢信。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郑东海同志心系灾民,灾后立即号召全院为灾区群众捐款捐物, 2009年郑东海同志为中央苏区老区的发展与建设捐款十万元,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以改善老区的建设; 武汉新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疫情就是命令,郑东海放弃春节假期休息,留在北京单位,根据2003年SAS的经验与恩师国医大师路志正和郑伟达教授一起分析此次疫情致病病因病机特点,认为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主要与痰热郁闭有关(路志正国医大师的病机分析)通过宣肺透邪,清解郁热、升清降浊,化湿祛痰、解毒化瘀等办法进行辨证施治,提出中医可以全程参与防控和主动预防新冠状病毒方案。并做了以下工作:1.参与出中医预防治疗新冠状病的中药预防处方,2.为社区和周边群众免费分发预防病毒的中药并捐款购买口罩给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3.作为农工党中央医疗卫生工作委员会成员向第一时间向农工党中央报送3份提案,简要内容:中医要起主帅作用、全程作用。除了隔离切断病源同时,要给高危群众分发中药进行主动预防,给疑似病例提前中医介入治疗,不要等确诊后再治疗。特别是用中医预防重症肺炎发生,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每个治疗团队都配上中医医生形成中西医优势互补治疗!同时建议用中医药提高一线临床前线医护人员抗病毒能力。此建议得到农工党中央高度重视,并形成整体提案报送党中央和国务院。4.向朝阳区卫生局领导主动请缨,要求请战去临床一线。5.郑东海与郑伟达教授2003年编著一本《新瘟疫论治——谈非典的治疗》,此次疫情发生,正在紧急收集资料编写新冠状病毒中医治疗的新书。6.随着春节假期后就诊高峰的到来,门诊病人明显增长,交叉感染风险增加,且各种罹患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为新冠病毒肺炎高危人群,郑东海利用现代化媒体平台,积极参与线上门诊,回答广大群众在此期间的健康咨询300多个问题。通过网络平台实现线上咨询义诊服务,有效减少病患和家属到医院等公共场所聚集。
郑东海同志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和科研工作者,全力协助院长并带领全院医护人员做好各项工作,勇敢禁区、敢破难题、勇于创新,开辟了肝癌中西医优势互补临床研究的新领域;他医德高尚、立足本职、勤奋敬业,努力解除患者病痛,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2003年被授予“福建省防治非典型性肺炎工作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2008年被中国农工民主党福建省委员会授予“抗震救灾优秀党员”的荣誉称号;2008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健康信使”荣誉称号,2010年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中医药科学普及金话筒奖、2017年6月被评为农工福建省委员会评为先进党员。2016年5月获得“首都劳动奖章”。2016年12月农工党中央刊物《前进论坛》“党员风采”栏目中刊登了介绍 本人事迹的“慈丹爱心、丹心济世”的文章;2019年10月1日受邀参加建国70周年北京天安门国庆观礼。
他身为朝阳卫健中医人,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为祖国健康事业更辉煌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