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烈士有:
苏家麒(1900—1928),192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广东公医大学(后改称中山大学医科学院),时任县长翁桂清亲送其及柯麟到广州。在校其间家麒勤奋耕读,成绩非常优秀,每次会考都取得第一名。被当选学生会主席,从此积极推动爱国学生运动。192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山大学医学院中共党支部主要负责人。期间特邀周恩来、廖仲凯等领导人给学生演讲革命真理;发表过《庸医害人》著名书刊。
1925年,广州发生了“六.二三”沙基惨案。广东各界在东较场举行了声讨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五卅”惨案大会。会后,家麒带领学生队伍和各其他参加游行的队伍浩浩荡荡进行游行,中共广东区委主要领导人陈延年、周恩来也在此次游行队列中,游行队伍抵达沙基时,帝国主义的枪口无情向示威群众开枪,当场死亡一百多人。家麒身带药袋冐着生命危险投入到抢救惨遭帝国主义者枪击死伤的同胞们,用包扎止血、人工呼吸等现场救治了百几十人生命。
1926年初,家麒由共产主义青年团转入中国共产党(中山医第一批共产党员),与柯麟同窗十载、情同手足。同时,家麒则曾多次利用假期回到海丰故乡,协助彭湃发展农民运动和平民教育与平民文化活动,为平民医院捐资献药。彭湃在广州期间多次留宿家麒宿舍并与之彻夜长谈。1927年4月,国民党发动“清党”政变按黑名单捕人,其与余国英、张肇志等海丰籍进步学生在广州遭国民党反动派监禁于南石头监狱,狱中受尽种种酷刑而坚贞不屈。1928年2月10日深夜,原中山大学医学院中共党支部主要负责人、广州爱国学生运动领导人苏家麒医生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英勇就义,年仅28岁。狱中难友听见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
苏家驹(1907一1928),苏家麒烈士的胞弟,1926年考入黄埔军官学校,被编入第四军教导团并调往武汉中央军校,同时秘密加入了共产党,经过战争的洗礼。1928年初,苏家驹得知广州起义部队抵达海丰与红二师汇合,便当即前往报到参加斗争。当时海陆丰苏维埃政权于1928年3月以后,因遭国民党第四军、第五军、第七军和海军陆战队等强敌的联合进攻后退往山区,红军和工农武装还在陆、惠、紫等地山区转战数月,因弹药和给养不济,牺牲者过半,加上其他减员,原两千多人的红军至当年秋季只剩140余人,1928年10月10日,苏家驹经过激烈的战斗后,不幸牺牲于海丰县莲花山区莽林间,遗体被他的战友掩埋于海丰埔仔垌山丘中。牺牲前他用微弱的声音对他的战友说:“只要我还活着,就要为革命的胜利战斗至最后一刻。”
苏觉(1900—1928),1920年秋在梅陇高小毕业,1924年参加革命,后加入海丰自卫军,时任自卫军中队长、组织委员,中共党员。1927年5月参加海丰武装起义。1928年初参加海丰县农军围剿危害海惠边境的惠阳股匪,后随农军转战公平、河田,再随军北上。同年在汝城遭国民党反动派范石生部队突袭,就在这次战斗中壮烈牺牲了。 苏哲诗(1899—1932),1926年参加党的地下工作,1929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第49团,地下交通情报员,为党和49团的情报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由于叛徒告密,苏哲诗于1932年6月20日被捕,同年6月22日在后斜埔(现梅陇中学)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英勇就义。 1927至1928年,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两支部队(红二师,红四师)先后达到海陆丰,海陆丰人民接应和保护了抵达的红军,并积极参加了这支革命的队伍,自卫队中队长兼石洲赤卫队队长苏觉、红军49团地下情报员苏哲诗、工农革命军中队党代表苏家伦、苏潭九等一批为中国革命事业献身的爱国志士,和还参加风火游击队的苏潭财、苏秋、林忠、陈晋等数十位赤卫队战士,都从石洲村走出参加革命。
石洲是红色之乡,革命之乡,1924.5一1928.5是红色根据地,1997年被广东省民政厅列入革命老区名册。
新中国成立后,该村更是人才如流,精英背出,科技文化界代表人物,苏哲坦(1935-?),1982年赴美留学,“心血管专家”,曾是海南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心功能学会会员、中国心血管病学术委员会委员,他后裔还有7位硕士;就烈士苏家麒、苏家驹的后裔,就有8位硕士、一位工程师、一位博士;烈士苏哲诗后裔,一位教授,一位中科院国家网络总监。
政界人物代表林泽锋(1963.9一),在职大学学历,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80年11月参加工作,198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解放军海南陆军预备役某部部长(正团职);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政府总值班室调研员、秘书(正处级),驻广州办事处副主任、党委委员;省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副主任、党委委员,主任、党委书记、党组书记。海南省委副秘书长,现任海南省委保密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海南省保密局局长。
林登海(1962—),曾任汕尾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 村中的后起之秀八0后的苏远超,则是国家工信部网络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网络技术总监。 …………
石洲这美丽水乡令人流连忘返,可惜我们逗留的时间太短,文化交流会结束了,我们将回到各自的岗位,溪水依然在缓缓地流淌,劲松般的木棉树更像一位慈祥老人在向我们挥手、依依惜别。
我们相信, 随着梅陇段古道沿途红色村庄、革命旧址的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域推进,石洲这美丽的水乡、红色的故里,将迎来更美好的春天!衷心的祝福英雄树下的英雄村——石洲村! (本文的完稿参考吴海、戴镜兵、曾海生等关于石洲红色文化的文章,还有苏胜前提供的原始原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