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与知识探索,源自家族血脉传承
无论是历史题材、军事题材,还是儿童题材,冯小宁的作品为什么总是倾注了很强的人文关怀和人文思索的意味? 也有很多人曾问起,为什么冯小宁拍的片子跟别人不太一样? 对于这两个问题,作为知识型导演的冯小宁承认,这与家族背景有一定的关系,“像电影题材创新,是靠知识来做。我有爱学习的天性,这可能和家族传承有关。” “我小时候看的很多书,是从外公的大书架子上拿来看的,我爸爸也喜欢看书,他懂英德俄日四国语言。我看的第一本中英文对照书,是我12岁的时候从我爸爸那里拿来的《老人与海》。” 冯小宁出身于中国近代史中的顶级知识分子家庭,冯小宁的外公,是曾任北京师范大学的副校长兼教导主任兼数学系主任的傅种孙,也是华罗庚的老师,而当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系的教授是李大钊和鲁迅。 数学家、教育家傅种孙是第一位把数论和平面几何引进中国教育的先驱者,并曾代表中国到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进行访问学习。 而冯小宁的爷爷冯功亮是1922年的共产党员,当年全国党员不过一百多个,几乎全部都是大家族的青年知识分子。冯功亮当时在唐山铁道学院上大学,最早的党组织在唐山交大支部,他是支部书记。那时候他们要坐火车,从唐山到北平听李大钊的课。 冯功亮最后一次离开家的时候,冯小宁的父亲才刚满一岁。当时1927年“白色恐怖”时期,冯功亮受中央指派到上海,由周恩来安排到苏区,在九江最后一次跟家族的人见了一面,然后就去了苏区,后来牺牲在第五次反围剿中。 “家族给我的这种影响是那种知识分子的东西,但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在近代历经磨难。”而对于自己经受的磨砺,冯小宁提到,“当年给我分配的工作,是燕山石化总厂机修厂铸造车间的翻砂工。我太谢谢当年了,如果我没有这八年的苦难生活,我不可能懂得什么叫人民。” 也因此,冯小宁认为这些苦难叠加在命运中,造成他在后来拍摄的所有作品中,不可能不去思考民族精神和历史教训。在现有的条件下,在尽可能让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下,他认为电影创作者“要去讲述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历史。” “我亲历了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近代史,我们的家族三代人是怎么样的过程,该传承下来的这种对民族的忠诚,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是血脉中的。” 在中国导演中,冯小宁绝对能够称得上是“贵族出身”。而作为一个出身贵族的导演,除了在显赫的家世背景中获得了精神和文化层面的传承之外,八年翻砂经历也使他真正体会到了何为“人民”。对于“贵族导演”而言,能顾深入了解普罗大众的生活是弥足珍贵的。这也是为什么,冯小宁拍摄的“战争三部曲”格外打动中国和海外观众。 “真正的贵族是什么样的?是对这个民族的责任,是一种自觉的责任,是自觉把自己所追求的事业和工作放在第一位,把名和利放在之后,这种精神是贵族精神。”结合家族背景和自己的导演职业,冯小宁如此理解“贵族精神”四个字。 “我觉得我三十年来做电影就是这样,让观众记住电影中正能量的东西,让大家去感动。至于观众是不是记住了你的名字,无所谓。一个导演一定要有这种境界。” 一段与电影三十余年的盟誓,一场凭匠心二十八年的雕琢。冯小宁导演甚而珍视的力作《动物出击》将于4月26日与观众见面。他会用怎样鲜活的想象颠覆认知,又会凭着怎样诚意的探索丰富中国电影的类型?这一切,都有待我们从片中寻找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