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老说:我当时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在创作,只是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激情。后来,他惊奇地发现,一支支后续部队都唱着这同一首歌走上了战场。开始,他有些不解,一直到1953年他才知道自己写的这首诗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讲到这里时,麻老的脸上溢满自豪。
当时你们连唱的这首歌是现在的曲调吗?记者问。 不是的。麻老摇了摇头,接着谈起了这首歌的演变过程。
原来,在志愿军入朝作战前夕,新华社随军记者陈伯坚到麻扶摇所在部队采访时,在连队黑板报上发现了这首诗。第一次战役后,陈伯坚把这首诗引用到了战地通讯《记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几个战士的谈话》的开头部分,并作了个别修改:把横渡鸭绿江改为跨过鸭绿江,把中华好儿女改为中国好儿女。当时陈伯坚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只是说这是记者在前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中听到的广为流传的一首诗。
1950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一版刊登了这篇通讯,将这首诗醒目地排在标题下面,引起国内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共鸣。时任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的著名音乐家周巍峙,读了这首诗后赞不绝口,很快就谱出了曲。同时,他接受了当时的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同志的建议,把打败美帝野心狼改为打败美国野心狼。不久,这首歌以打败美国野心狼为歌名,署名为:志愿军战士词,周巍峙曲,先后在《人民日报》和《时事手册》半月刊上发表。歌曲发表后,周巍峙一直觉得歌名不够理想。恰在这时,他看到《民主青年》杂志以《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战歌》为题刊载了这首歌,连连称赞战歌一词用得好,就将这首歌曲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从此,这首歌便回荡在朝鲜战场,响彻在神州大地。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唱着这首歌,爱国青年加入了志愿军保家卫国的行列;唱着首这首歌,学生小孩把自己买糖果的零花钱捐献给了国家;唱着这首歌,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战斗的胜利;唱着这首歌,从工人到农民、从城镇到乡村,处处迸发出高昂的生产热情……
而麻老作为歌词作者为大家知晓,则源于战歌的一次获奖。1953年,在全国开展的群众歌曲评奖活动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获得一等奖。为了给作者颁奖,有关部门几经周折,终于从志愿军炮兵某团寻到了他。此后,各种报刊登载这首歌曲时,词作者一律改署为麻扶摇。
对此,麻老真诚地说:“这首歌不应该属于我个人的私有‘财富’,它应该属于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伟大的党和伟大的民族”。
张爱兰说:“抗美援朝老战士都是国家的‘财富’,您让这笔‘财富’一直放射着夺目的光彩”。说着,张爱兰从包里拿出一张2009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入朝作战59周年纪念日这天的《郑州日报》交给麻老,她说:“您看,这是《郑州日报》用了一个版面的篇幅来介绍老战士之家情况的报道,请您指教。还有我们专门制作了一张反映老战士之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宣传的光盘及河南电视台采访对老战士之家创办人的专访节目,希望您多指正,以便我们更好地发挥老功臣的余热,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扎实地开展下去。”
看完了报纸和光盘,麻老异常兴奋,连伸大拇指称赞说:“真不简单,以前我只了解一点‘家里’的情况,今天算是全清楚了,你们办了一件很多人想办都没办而办不了的事儿 ,有你们这样的举动,对抗美援朝老战士是极大的安慰,对抗美援朝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极大的弘扬。牺牲在异国他乡的英雄们也应该安息了”
说到“家”会越来越大,如何向前更好的建设和发展时,麻老说:“你们以演讲团,合唱团为载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非常好,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一支不可多得的力量,但这需要经费,你们要把握好正确的发展方向,多向当地组织和有关部门汇报,争取他们的支持。同时也要转变观念面向社会让爱心人士和企业家进入到“家”里来,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个“家”越做越好,越做越大,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目标才能永续实现。”
张爱兰听后非常感动,表示会认真听取麻老的意见,回家后向老战士们详细汇报,拿出具体的措施和办法,让老战士之家健康发展,不辜负全国老战士的希望和重托。张爱兰对麻老说,我代表老战士之家的老战士想正式聘请您为老战士之家的顾问,说着张爱兰将老战士之家的胸牌赠给了麻老,麻老从藤椅上站起来,躬身让张爱兰为其佩戴于右胸前,麻老表现出的一种责任和庄重让张爱兰深受感动,她向麻老深深的鞠了一躬。
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大家一直围绕《志愿军战歌》的创作和老战士之家的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着温馨的交流。麻老虽已83岁高龄,依然精神矍铄。然而作为晚辈,觉得麻老年事已高,不能交流时间太长累着老人家,所以张爱兰和许言依依不舍的起身告别了麻老,相约以后会常来看望老人家,麻老欣慰的点了点头,一双有力的大手再一次握住了创办人张爱兰和许言,言谈举止音容笑貌中透露出对老战士之家创办人的信任、支持与厚爱,这更加坚定了张爱兰办好老战士之家的决心和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