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点冲天烛”的俞献章烈士
任平江县苏维埃政府保卫队中队长的俞献章是姜坳村迟早洞人,一次,他带着县苏维埃政府的文件,从咏生乡前往驻扎在黄金洞乡的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途经邵阳乡桂丰村时,被挨户团捉住,关押在长寿伪乡公所。因敌人在俞献章身上搜到了县苏维埃政府文件,便一天换一次刑具对他进行无情的折磨,想从其口中得到去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的接头口令及文件交接方式等情报,以便派人伪装共产党人潜伏到省苏维埃政府。
俞献章深知自己身系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的安危,只要自己一开口,省苏维埃政府就将遭受灭顶之灾。他坚贞不屈,咬牙承受着吊边猪、坐老虎凳、观音合掌、霹雷公等酷刑,始终没有动摇他的信仰,没有供出县苏维埃政府驻地及他的上线负责人。
俞献章明白,自己被捕时带着机密文件。即使自己不开口,敌人迟早会从文件中查找到蛛丝马迹,并以此为线索顺腾摸瓜找到省苏维埃政府。所以必须尽快将自己被捕的信息传出去。于是他假装受刑不住招供,向敌人提供了接头的真实地址和假接头暗语,诱使敌人派奸细拿着县苏维埃政府文件充当自己去接头。好让与自己接头的苏维埃工作人员因暗语不对而发现破绽,提醒省苏维埃政府尽快撤离险境。
敌人信以为真,派一名奸细充当俞献章与省苏维埃政府保卫人员接头,对了口令,又对手语,机警的保卫人员当时发现不对头,知其有诈,就假装没有察觉而将奸细接进省苏维埃政府驻地。然后秘密跟踪,掌握其刺探军情的实据后对奸细突击审讯,知道了来接头办事的俞献章己被捕。省苏维埃政府当场处决奸细,立即转移,粉碎了敌人打入省苏维埃政府内部的阴谋。
丧心病狂的敌人得知俞献章供出的情报是假的,派去的人己被处决的消息后发疯了,他们用毒辣的酷刑折磨俞献章,先用钳子拔下俞献章的牙齿,再用钢丝直刺俞献章下身的生殖器。但俞献章的意志像钢铁一般坚贞不屈。敌人最后被用一种名为“点冲天烛”的最毒辣、最残酷的手段处死俞献章。他们将宁死不屈的俞献章头朝地、脚朝天捆绑在木柱上,并用棉絮将他紧紧包扎,仅露出头部,再浇上油,用火点燃肚口,直立竖在长寿街河南桥上。俞献章这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承受着这种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实现了他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誓言。
买盐遇害的丹大嫂
由于国民党当局对苏区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苏区人民很长时间得不到粮食、食盐、中医药等日常用品供应。有的村民冒着生命危险夜里从苏区走出去,利用亲戚关系办理“放行条”(准予通行的凭证),去长寿街买点中药、食盐等物资趁黑夜回到苏区。苏区姜坳村的迟早洞张渐生之母,名叫丹大嫂,是苏区贫困家庭的一位主妇,带着“放行条”从长寿街买食盐回程时,被站岗的武装搜查,发现丹大嫂系“赤色匪区”的一位农家妇女,立刻将其抓住并进行审讯,问:“你买的盐是送给共匪的?” 丹大嫂说:“是我家要吃的啊!”他们又问:“我们已知道你买的盐是送给共匪的,苏维埃驻在哪里?”丹大嫂又解释说:“我妇道人家,我真的不晓得。”这些刽子手便对丹大嫂动酷刑,吊边猪、踩杆子,手脚都被折断,最后以“通匪”的罪名,于1932年残忍地将这个有两个孩子的母亲惨杀于长寿街,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
大坳里伏击战
有一次,挨户团深入姜坳村迟早洞去捉拿俞肴清等同志,结果扑了个空。他们便对苏区进行大清剿,见房就烧,见人就杀,苏区到处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惨不忍睹。俞肴清等率领的赤卫队决定打挨户团一个伏击,杀杀敌人的嚣张气焰。傍晚时,这帮强盗一路嘻嘻哈哈、洋洋得意地从双园里的肖家岭踏上回程。他们不知道死神正在向他们逼近。当他们走到大坳里时,刚要下山的太阳突然躲进了乌云,下起了毛毛小雨。俞肴清领着以大刀、梭标为武器的赤卫队已在此等候多时。
只听一声号令,赤卫队一片吆喝,高喊“缴枪不杀”冲向挨户团。顿时,枪声、吆喝声、在洋铁筒内噼哩啪啦充当机枪的爆竹声响成一片,加上夜暮降临,突遇断尾袭击的挨户团胆颤心惊,死伤惨重,慌乱中只顾逃命。路边到处扔着挨户团狼狈逃窜时丢弃的枪支、弹药。这次突然袭击,赤卫队以少胜多,大获全胜,打了个漂亮的伏击战。
十二岁孩子被无辜残杀在母亲面前
挨户团对在大坳里遭受伏击战死不罢休,在没抓到俞肴清时,像是发疯的野狗,见人就咬,将没来得及躲避的俞肴清之妻张举枚捉拿捆绑,又将俞肴清十二岁的儿子俞雄楚抓住。他们对张举枚说:“你交出共匪俞肴清,说出他的下落,才免你母子不死,如果你顽固抵抗,莫怪我无情,就杀掉你们两个共匪家属,来祭我挨户团被共匪所杀之亡灵。”可怜的母亲张举枚拜跪在地,磕头求饶说:“我请你们行行好,我儿子才十二岁,年幼无知,无过无错,请饶他不死,放他一条生路,就是你的大恩大德,我替他向你谢恩。”敌人吼道:“要是再不说出共匪俞肴清的下落,就先杀掉你儿子给你你看,不给你留报仇的匪崽做祸根。” 1932年,张举枚、俞雄楚母子双双被杀死。挨户团惨无人道地先将十二岁的俞雄楚残忍杀死在他娘亲面前,过一会又将其母张举枚杀害,其状惨不忍睹。
古正光、曾卫英夫妻烈士
平江县第三区七乡苏维埃副主席曾卫英,生于1911年,系长寿街坳上村中坑曾家大院开明绅士曾国宝之爱女。曾国宝是当地有名的大财主,曾卫英自幼被父亲视为掌上明珠,是远近闻名的千金小姐。曾国宝单独聘请一位私熟老先生在家中教她读书、写字、作诗。曾卫英成长为一个才貌双全的大家闺秀。
当时湘鄂赣苏区编写了一本国语教材《红孩儿》, 是一本宣传共产主义的初级读物。“红孩儿,跑,跑跑,向前跑,跑到共产社会几多好,恶地主打倒了,帝、封、官推翻了,反动派消灭了,战争呢,没有了,无阶级,无剥削,无界限……”这本教材传到大户财主曾国宝家中,曾卫英受到启发和熏陶,她少年时就背叛了地主阶级,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少年先锋队。
姜坳村横坑洞私熟先生古从仁在家办了个学堂,贫农子弟古正光是古从仁的侄儿,跟在伯父身旁读书,学到一定的文化知识,受共产党人影响参加了革命。
曾卫英在革命斗争中与古正光相识,二人都有一定文化,有共同革命理想,农会干部俞肴清(姜坳村迟早洞人)介绍两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两个志同道合的革命者产生了爱情。他们打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包办婚姻形式,决定婚事新办。革命同志和亲友帮他们在古正光家中正厅墙上悬挂一面镰刀斧头党旗作喜堂,曾卫英在没有娘家送亲的情况下与古正光举行简易婚礼,结为革命伴侣。
婚后,古正光调派到红军队伍中任干部,曾卫英继续留在苏区工作。由于她公道正派又有文化知识,所以在苏区一直受到党的信任和人民群众的拥护,进入苏维埃政府工作后被选为平江三区七乡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她说服开导父亲曾国宝要替共产党办事,她对父亲说:“你支持革命就是对女儿我的宠爱,你替革命捐款筹款就是替女儿出嫁操办嫁妆。”开明绅士曾国宝被乖巧的爱女所打动,答应了她,慷慨解囊,在经济上大力支持革命,曾国宝多次筹资的举动受到苏区人民的赞誉。
挨户团得知,曾卫英在“赤色匪区”与古正光结婚后生了小孩,小孩在“匪区”姜坳村是不能住的。于是,对曾国宝居住的曾家大院进行秘密监视。九月的一天夜里,天下着毛毛细雨,有些凉气,初为人母的曾卫英,惦记她刚出生不久的小宝贝,凌晨前往娘家给婴儿送奶。不料被挨户团发现,包围了曾家大院,将曾卫英抓获。他们知道曾国宝在当地具有很高的声望,若将曾卫英抓到长寿街伪乡公所去,可能也奈何不了曾国宝。于是,天刚亮,作恶多端的挨户团就将曾卫英惨杀在她娘家曾家大院门前边大蚯田里。时年19岁的曾伟英花容月貌,初为人母,就英勇就义。刚出生的小宝贝哪能知道刚才还在喂奶的亲娘已离他而去!
曾卫英的丈夫古正光被派到红军部队后任红十六军连指导员,英勇作战,在战斗中负伤后回家养伤。敌人得知古正光回家的消息,立刻组织了大批人马分两路火速开往姜坳村古家洞捉拿古正光。当时党组织得知了这一情报,派共产党员俞春荣(姜坳村迟早洞人)直奔古家洞口去告知了古正光之父古榜发。古正光听见父亲呼喊声,知道是挨户团进山了,来不及与母亲告别便迅速离开隐藏地。
挨户团扑了个空后,恼羞成怒,就将古正光之母王寒风、胞弟古仲池、古克明母子三人以“共匪”家属罪名抓到朗溪吴家大院。并一把火点燃了古正光家的房子,立刻浓烟滚滚,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留下了烧不尽的血泪和仇恨。
挨户团团丁在吴家大院指着古正光母亲王寒风吼道:“匪婆,你大儿子在哪里,干什么去了?”古母说:“老总,我只能生其身,不能生其心呢。” 团丁一边毒打一边说:“他当匪去了。”古母说:“老总,他只是吃错了粮 ,不算犯罪。”又被一顿毒打之后,将古母用绳索倒吊、用辣烟熏其口鼻,直至滴血晕死过去才放下来。等到苏醒后,再次对古母动刑,用一根绳索捆扎古母的大拇指,另一端接连古母的大脚趾,吊在吴家大院的大树上,这种酷刑名为“吊边猪”。
幸亏古榜发及时躲避,没被一起抓住,他跑到长寿街求救于天主教堂一个名叫陈秀野的信徒,此人出身名门望族,又是古榜发的侄婿,看在亲情份上,在长寿街伪乡公所以性命出具“血结”担保,古正光之母王寒风与其子古仲池、古克明三人才免遭杀害。无家可归的古榜发只好携妻儿背井离乡出外逃难。古正光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于1931年牺牲在江西省修水县。
后 记
三四年前,长寿镇姜坳村村主任喻发根同志来到县史志办,说姜坳村是开国将军张正光的故乡,将军的老屋部分还保存完好,村上想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立项,修复完善张正光将军故居,以纪念革命先辈,教育启迪后人。说实在话,近年来我们史志办以举办第三届湘鄂赣苏区论坛为契机,争取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协调县内相关部门抢救性修复了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旧址等5处红色革命旧址,因此,我们深知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红色革命旧址工作的艰难,以一个村的力量要争取修复完善张正光将军故居,恐怕难度更大。
然而,发根同志三年多来不畏艰难,锲而不舍,到处奔走呼号,一直致力于这项工作。一方面,他跑遍了县内的史志办、档案馆、民政局、文物管理所等部门查找相关资料,采访村里的多位知情老人,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请他们村里的古正光、曾卫英夫妻烈士之子古兰芳同志撰写了近两万字的《姜坳村革命斗争实录》一文;另一方面,因村集体经济困难(姜坳村至今是全县的贫困村),发根同志自费先后多次到北京寻求张正光将军家属和平江籍领导的支持帮助,还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亲笔为张正光将军故居题写了故居名称。
发根同志作为一名最基层的村干部能做好这些工作已实属不易,可见他为此历尽的艰辛与付出的心血。我们被他这种三年多来如一日的执着工作精神所感动!阅读《姜坳村革命斗争实录》,我们被姜坳村在革命战争年代牺牲之惨烈、革命先辈革命理想信念之坚贞所深深感染!于是,我们通过认真考证,将《姜坳村革命斗争实录》精心修改完善,改编成《张正光将军故里的革命传统故事》这本小册子,也算是对保护修复张正光将军故居的一种支持吧。同时,我们呼吁上级领导及相关部门大力支持这项意义深远的工作。当然,因我们水平有限,这本小册子难免存在一些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有志者,事竟成!我们有理由相信,张正光将军故居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一定会圆满成功,一定会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我县红色旅游的亮点!
编 者 2017年3月
附:平江县长寿镇姜坳村登记在册革命烈士英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