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母大人: 我们从江西出发,只用了十多天的功夫,就打到了庆州。现在可能在庆州附近稍休息一下,又要继续前进,大约在今年年底就可以到达大西南!这里的一切与咱们那里大不相同,说话不懂,生活风俗不同,气候很温和……”
这是一封烈士最后的家书,写在几张南海县政府用笺上,时间是1949年10月28日。烈士名叫田耕,一个月后的11月27日,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十五军四十五师一三三团政委的田耕,在新中国成立还不到两个月,牺牲在祖国的大西南。《解放军烈士传》《解放战争英雄传》、《中华著名烈士(27卷)》分别收录了记录田耕革命成长史和战斗史的文章“文武双全‘赵子龙’”等。
当时的十五军军长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出任国防部长的秦基伟,笔者在《秦基伟战争日记》里查到了关于记录田耕牺牲的章节,秦基伟对田耕评价很高,字里行间充满失去田耕的伤感惋惜之情。
日记这样记录:1949年11月28日于水边村。深夜中接崔师长(时任45师师长崔建功)报告,昨天战斗俘敌三百余,并缴获重机枪、迫击炮各一部,最后谈到我伤亡情况的情形时说道田耕政委也在内……今天中午仍觉得不放心,再从电话中查询,不一会报话机上回答是田耕同志牺牲了,使我痛心。阅读电报之后十余分钟内连话都没说。回到屋子告小谷(军政委谷景生)和余主任(军政治部主任余洪远)。这是我军最强的团政委之一,青年活泼富有高度进取心的优秀干部,作战勇敢,早在中原时准备提为师副主任,经过淮海战役那样残酷的战斗保存下来,没想到在敌人接近全军覆灭全国解放亦在眼前的今日田耕同志永别了,这是我军的不幸,我要号召全军的同志为团政委田耕同志复仇,奋勇前进将白崇禧匪军彻底消灭在广西的土地上。
秦基伟日记
抗倭寇投笔从戎
田耕,又名田太运,1922年6月出生于山西省高平县(今高平市,隶属于山西晋城市的县级市)官庄村一个农民家庭。1935年,田耕考入晋城进步人士马骏 1929年创办的私立学校崇实中学。崇实中学附近有一所获泽中学,晋城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就诞生在这里。获泽中学地下党引导学生阅读《向导》、《新青年》、《大众生活》等进步刊物,也通过学生传到崇实中学。田耕通过这些渠道不断看到中共地下党引导学生阅读的进步刊物,逐步接受了进步思想。
七七事变后,田耕在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中,被吸收加入牺盟会,在崇实中学牺盟会的领导下,办抗日小报,揭露日寇侵华罪行;组织演出抗战剧,进行街头抗日宣传;发起抵制和收缴日货运动。由于田耕表现积极,不久便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0月,党组织派他担任高平牺盟会协理员、自卫队指导员。1938年2月,担任潞城行营游击第八大队指导员。1938年8月,党组织又派他到由中共地下组织控制的山西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保安司令部,先后任支队宣教干事、指导员、教导员。1939年阎锡山发动反共的十二月事变,破坏团结,破坏抗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田耕得知所在营的那个反动营长要阴谋杀害他,他带着通讯员连夜离开保安大队,于1940年9月调第三军分区机关工作。1942年7月,田耕任左权独立营副政治委员。在辽县(今左权县)一带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军。
1943年冬,晋东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同时建立晋东独立营,田耕被派去任副政治委员。当时,晋东地区人民被日伪军“清剿”摧残,民不聊生,饿殍遍地。为了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独立营的主要任务是保卫根据地,帮助群众生产自救,度过饥荒。为减轻群众负担,田耕又带领独立营指战员,在晋东双庙地区建立了一个生产基地,开荒种粮。同时,在白洋河地区骚扰袭击敌人,配合军分区独立团参加攻打宫岭、峰头等敌据点的战斗。
1945年2月,田耕被任命为太行军区主力团第二团(晋豫老区称老二团,能征善战,被晋豫老区人民广泛传颂)第三营教导员。日本投降后,一些地方日寇还要做垂死挣扎,8月15日在沁河第二支队的配合下,第二团攻打博爱的日伪军第八十三团,在向东半城的日军发起攻击时,有一伙敌人龟缩在一个据点里负隅顽抗拒不投降,田耕亲自带八连火烧炮楼,把敌人赶了出来。经一夜激烈巷战,全歼守敌,毙敌中队长千岛以下83人,生俘35人。一次全歼一个日军中队,在我军还不多见,新华社向全国播发了这一胜利消息,并受到中央表扬和太行军区的通令嘉奖。
打蒋匪南渡黄河
1946年秋,为了反击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太行第八军分区组建了第四十六团。任命任应(河南沁阳人,中共党员,1938年6月参加革命,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曾任贵州省军区司令员、顾问。1983年当选贵州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为团长,田耕为政治委员。1947年1月3日,四十六团在西万村(今河南省沁阳市西万镇)正式成立。
第四十六团成立后,先进行一段整训。为了打出四十六团的士气,接近农历年关的时候,部队舍近打远,南渡沁河,出敌不意,攻打温县城。部队砸开监狱,救出了受苦受难的群众;打开敌仓库,把粮食分给穷人,拉着缴获的胜利品撤出了县城。这一仗虽然俘获不多,但打击了敌人,壮了军威,扩大了我军在人民中的影响。
1947年3月,四十六团配合晋冀鲁豫军区主力向平汉线发动进攻,在焦作东狙击敌整三师东援,团长任应负重伤,被送往后方治疗。分区司令员何正文命令田耕兼团长。田耕率部于4月份配合友邻三次攻克温县城;7月,又配合主力解放了博爱、修武、沁阳、待王等城镇。
1947年8月15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在博爱县寨卜昌成立,司令员秦基伟、政治委员黄镇、副司令员黄新友、参谋长何正文、政治部主任谷景生。第四十六团与第四十七团合编为七十九团,编入九纵二十七旅(旅长崔建功),田耕任政治委员,任应伤愈归队继任团长,孙家贵任副团长,罗占山(有资料为罗德山)任政治部主任,靳钟任参谋长。
8月25日,第七十九团随第九纵队南渡黄河,直插伏牛山腹地,开辟豫西根据地。第一个目标是解放嵩县。9月1日部队由新安出发,沿途攻克了白杨镇和鸣皋镇敌据点,歼敌200余人。9月3日,部队攻打通往嵩县的必经之道——田湖镇。白天的攻击受挫,还牺牲了四连长,伤亡了二十几名战士,任应和田耕认真察看地形,分析对策,决定在夜间以正面佯攻、背后偷袭的战法、打敌措手不及。这一招,果然很灵。天明结束战斗,共歼敌300多名,缴获轻重机枪三挺,步枪300余支。其余匪兵逃跑,匪首宋天才带着护兵从地道溜走。有了田湖攻城夺寨的经验教训,加上组织严密,准备充分,在第八十一团的配合下,不到一小时,就胜利地攻占了嵩县城。第七十九团乘胜东进,一举收复了伊阳,攻占了南召县城、宝山和鲁山、临颍。11月22日攻打鲁山县城时,二营长常凤山侦查地形时被流弹击中牺牲。
1947年12月13日,七十九团接到电报:今12月13日晚,华野和我陈赓兵团同时向平汉铁路发动攻势,令你团今夜袭占临颍,明晨起参加破击阳武庙至台陈段铁路。一晚上要行军七十里,还要扫除路上土顽,打下一个火车站,田耕和任应团长发挥集体智慧,讨论出一个“蛇脱皮”的战术,就是凡遇到敌人据点,由前卫部队对付,大部队行军不受干扰,大部队通过后,前卫部队变为后卫部队,二梯队三梯队先后变为前卫部队,依此论推。按照分工,任应、田耕、孙家贵、靳钟几个团领导分别带领前卫部队和后梯队部队,天刚蒙蒙亮,就拿下了临颍县城,没有休息,任应和田耕便率领部队参加了铁路破击战。破击了平汉铁路,即是斩断了敌人的运输大动脉,又在敌人最敏感的神经上狠狠地扎了一针,给养和弹药无法及时补充,迫使蒋介石不得不调出大别山的敌人回援,从而粉碎了敌人对我大别山根据地的围攻。
枣子牙瓦解敌军
1947年12月25日下午,七十九团配属二十六旅,参加围歼敌整编第三师,具体任务是攻打祝王寨旁边的枣子牙村,消灭龟缩在那里的整三师八团。谁知噼噼啪啪打了半天,就是攻不进去。原来,枣子牙村周围有许多枣树,大的有碗口粗,敌人把枣树从半人高的地方锯掉,用树枝和枣树桩形成鹿砦,枝丫互相勾连,长满针刺,环村一周,有20多米宽,拉不动,扯不开,钻不进,比铁丝网还难对付。因为盖着厚厚的雪,连火都点不着;用炮轰,全团四门炮都没了炮弹;用炸药炸,工兵排忙了一夜,好容易炸出一个口子,只进去一个九连天就亮了,口子被敌人机枪火力封锁。
田耕和任应沉着冷静地分析了各方面的情况:从敌人惊慌失措地在电话上狂叫“赶快拉兄弟一把”的绝望声中,看到敌人的士气已经垮了;敌人周围部队已陆续被我们消灭,等救援的幻想也破灭了。基于这些情况,田耕和任应一个大胆的决策形成了。他们趁敌人胆怯心虚,组织开展政治攻势,组织喊话。田耕带着宣传股长李明天,钻进三营占领的一座小院,向敌军喊话攻心。
喧嚣一天的枪炮声被一片喊话声代替,小土堆上几幅写在门板上的大字标语在风雪中格外显眼:“缴枪不杀,回头是岸!”“顽抗到底只有死路一条!”在敌我距离较近的地方,无数包着传单的雪团从我军战壕飞向敌军阵地。
12月26日中午时分,枣树鹿砦后面跑过来一个戴钢盔的国民党士兵,见到田耕哆哆嗦嗦递过一个纸条:“团……团长,叫,叫我来送信。”田耕接过纸条,看到上边写着:共军长官先生,战祸连年,生灵涂炭,为民生计,余顿悟大义,愿即谈判谋和,祈复。署名是整三师三旅八团团长陈德坒。田耕和团领导研究了一下,立即回复:欢迎走向光明,请即派代表来谈判。并把情况给旅首长作了汇报。
下午三点,敌方代表陈德坒的副官来到我军阵地,就在三营指挥所开始谈判。陈德坒在我们规定的时间内,带着他们1000多名部属当了俘虏。
郑州战役阻逃敌
1948年5月至7月,华东野战军、晋冀鲁豫野战军执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示,在中原地区完成了宛东、宛西、襄樊、洛阳、开封、豫东等战役,取得了重大胜利。中央军委决定趁敌人换恐不安、动摇不定之际夺取郑州。
九纵接受夺取郑州光荣任务后,十月十四日,司令员秦基伟、代政委李成芳、参谋长何正文、政治部主任谷景生在禹县召开作战会议,决定分为南北两个支队。北支队是以豫西第四军分区原二十五旅旅长兼司令员张显扬同志及二十七旅副旅长唐万成同志、副政委王银山同志统一指挥豫西四分区基干团(七十四团)、郏县独立团及二十七旅七十九团,其中七十九团位于郑州北郊薛岗、苏家屯一线阻击郑州敌人北逃,七十四团位于郑州北双桥、杜庄一线阻击北来援敌,郏县独立团位于薛岗以西东司马处保障北支队侧翼安全;南支队第二十六旅为攻城第一梯队,第二十七旅(缺七十九团)为攻城第二梯队。
会议结束后,二十七旅旅长崔建功对七十九团团长任应、政委田耕指示:你团郑北阻击战任务艰巨而光荣,关系到整个战役成败,打不好郑州战役会中途流产,必须把门关好,再加上一把锁。张显扬司令员也指示:薛岗、苏家屯是郑州溃敌北逃必经之地,七十九团势必首当其冲,必有一场恶战,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十月十五日,团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任应团长传达了战斗任务,田耕政委在会上说,夺取郑州全歼敌人,还要保护好黄河大铁桥是纵队按照毛主席指示、邓小平命令安排部署,一定要好好掂量掂量这次战斗的分量有多重。最后团长任应下达战斗指示:二营坚守薛岗、由副团长孙家贵、参谋长靳钟指挥;三营位于苏家屯,由团长任应、政委田耕亲自指挥;一营善于进攻作为预备队位于苏家屯做机动支援。
十月十六日部队结束洛阳警备任务陆续出发,十九日全团集结于郑州西约百公里的汜水县马固寨,十九日郑州战役正式打响。二十一日晚二十三时许,全团摸黑秘密进到了薛岗、苏家屯一线。二十二日早五时许,郑州守敌看大势已去弃城北逃,七时许敌先头两个营进入二营伏击圈,营长王凤书一声令下步枪机枪一起开火,一排排手榴弹打过去,敌人死伤一片,副团长孙家贵头部负伤不下火线坚持指挥。溃逃敌四十军军长李振清发现我军英勇顽强寸步不让,为拼命挣扎急令以三个团的兵力向薛岗、苏家屯发起更疯狂进攻,妄图突破我军防线,其中我薛岗阵地被南北夹击危在旦夕,任应团长和田耕政委下令投入一营预备队进入战斗,他们也赶到二营阵地,田耕政委要过一挺重机枪向敌人猛烈扫射,迫敌不得接近,战斗异常激烈紧张。下午十五时,我军南支队开始从南边对溃逃之敌发起总攻,任应团长、田耕政委来不及请示上级,命令全团战士冲出战壕向敌人冲杀过去,一片杀声中敌人溃不成军,七十九团将敌军分割包围,30分钟结束战斗。随后,二十七旅在旅长崔建功指挥下八十团、八十一团包围邙山头,七十九团为第二梯队,八十团一营夺取黄河大铁桥桥头堡,消灭企图炸桥的敌工兵排,切断引炸火源,确保了黄河大铁桥安全。二十三日包围之敌被我军全歼。郑州战役胜利结束。
七十九团在团长任应和政委田耕带领下,胜利完成薛岗、苏家屯阻击任务,除敌四十军军长李振清化妆只身逃跑外,击毙了四十军少将参谋长尹继英及106师师长赵天兴以下一千六百余人,生俘敌少将五名及以下官兵九千五百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辎重和物资。其中七十九团薛岗、苏家屯阻击战毙敌七百余名,俘虏敌少将参谋长余辉廷以下一千七百余人,吉普车一辆及大量武器弹药,没放过一个敌人,受到上级通令嘉奖。
郑州战役是淮海战役同国民党蒋介石战略决战的重要前奏,郑州解放不仅得到了中原大地重要战略要地,同时中原大地同华北解放区连城一片,对而后的淮海战役进行战略大决战排除了后顾之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