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韶山的毛泽东遗物馆外景(中红网江山摄)
毛主席办公室(中红网江山摄)
中红网北京2010年4月15日电(江山)
五年前——2005年夏天,我在韶山毛泽东纪念馆采访时了解到,这里保存的数千件毛泽东遗物存在着保温、防潮等设备不足,严重影响遗物有效保护的实际困难,便及时采写了题为《韶山6400件毛主席遗物亟待加强保护》的文稿。此稿在新华社内参上刊发后,立即引起了党中央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的极大关注。几年来,由于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有关部门措施有力,再加上众多各级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共同努力,终于有了现在大家看到的宏大、精致与艺术的建筑——韶山毛泽东遗物馆。
可能有人要问:你当年为什么要向党中央反映韶山毛泽东遗物的保存困境?作为备忘,现将当时的相关情况包括我对毛泽东遗物的一些感想,简述如下。
当我看到毛泽东遗物时不禁惊喜万分,然而对部分遭到损坏又夜不成寐
2004年春,我在参加新华网于南方召开的一次全国性会议时,特地自费绕道韶山、井冈山,瞻仰革命圣地。我发现,这些地方人流如潮、场面热烈。革命圣地为什么会出现红色旅游热?记者的敏感,驱使我迅速决定围绕这一主题进行采访,不久就写出了题为《圣地红色旅游热说明了什么?》的“焦点网谈”,登在新华网首页的头条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