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旅游建设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影视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旅游意义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国内近期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研究
2010-03-21 13:49:19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作者: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官僚主义是许多问题的症结

  邱守娟(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在《毛泽东论反对官僚主义》一文中认为,官僚主义作风是与执掌权力联系在一起的。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不断提示反对官僚主义,告诫大家注意倾听群众呼声,防止出现官僚主义,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革命队伍中官僚主义还是一种个别局部的暂时现象,并没有成为全局性问题而突出地表现出来。伴随着共产党执掌全国政权,官僚主义问题随之凸现出来,这引起毛泽东的高度关注。在毛泽东不断发动的政治运动中,几乎都有反对官僚主义的内容。建国后,毛泽东之所以对官僚主义予以高度关注,是因为他发现官僚主义是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由于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最早的一批党员、干部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走出来的,旧社会的观念、传统、习俗、作风无时无刻不在侵袭着他们。后来,毛泽东发现,新社会本身也不是没有问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也会制造官僚主义。在毛泽东看来,反对官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建国后,除了不断发起政治运动和整党整风外,他还提出并采取了以下方法和措施:重视人民来信;改进领导方法;干部参加劳动;建立规章制度。这一切都可以视为从制度层面为反对官僚主义而做出的努力。除此之外,毛泽东还提出了设立监督机制。需要指出的是,毛泽东认为,官僚主义作风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反对官僚主义的方法应该是小民主而不是大民主。所谓小民主是指整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等和风细雨的方法;所谓大民主是指罢工、罢课、游行、示威等急风暴雨的方法。

  ——摘自《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毛泽东哲学思想不是“斗争哲学”

  余品华(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在《毛泽东哲学思想与“斗争哲学”》一文中认为,《矛盾论》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把促进社会主义内部的“统一和团结”,作为运用对立统一学说的出发点、立足点,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作为根本目的,这就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团结、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尽管(毛泽东)当时并未直接用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这个字眼,但他所说的形成又有民主又有集中,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社会,实际上就是对立面统一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统一、同一、一致,当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冲突,没有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客观现实中存在广泛的矛盾,存在对立面的种种斗争,这才有对立面的统一、同一、一致、和谐。和谐是相对于不和谐而言的。只有正确对待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社会矛盾,才能化解矛盾,达到对立面的统一、和谐。毛泽东侧重的是对立面统一中的统一这一面,不是侧重对立面的斗争,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指出对立面是斗争的,是互相排斥的同时,他更强调对立面又是统一的,是互相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毛泽东强调:只有对立面的斗争和统一结合,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没有统一性就没有斗争性,反之,没有斗争性也没有统一性。不讲对立面的统一,就无法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现象,就无法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特殊性。没有斗争性,固然就没有统一性(同一性);没有统一性,也同样没有斗争性。两者相互依存,互为存在前提,作为矛盾的两种性质,缺一不可。没有统一性,谈不上对立面的斗争;没有对立面的斗争,也谈不上对立面的统一。不能把毛泽东的哲学思想简单称作是“斗争哲学”,特别是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很明显强调对立面的统一。这正是他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立论根据。怎样既看到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一致性和联系,又看到它们之间的某种区隔和一定差别,并研究其发生的历史原因,是我们今后研究毛泽东思想时,应加以重视的方面。

  ——摘自《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要充分认识政治在促进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张俊国(河南科技大学)在《毛泽东关于政治在发展生产力中作用的思想》一文中提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从来就不存在什么脱离经济现象的纯政治活动或脱离政治现象的纯经济活动。毛泽东认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既要充分认识到搞好生产和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极端重要性,又要充分认识到政治在促进生产力发展中的必不可缺少性。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时,十分看重农业合作社的建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认为这是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和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坚持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毛泽东十分重视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改革对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坚持走“又红又专”的道路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保证,生产力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人们积极性发挥不发挥出来以及发挥出来的程度如何的问题。如何保证这些问题的解决向着积极的方面发展,毛泽东根据自己的体验,提出了走“又红又专”道路的问题。坚持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是发展生产力的内在动力,毛泽东多次强调明确认识和认真贯彻执行这一原则的极端重要性。在毛泽东时代,“增产节约”,“富日子当穷日子过”的观念不仅深入人心,而且还成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大多数人们的一种自觉的行为范式。坚持党的领导是发展生产力的根本要求。如何保证生产力的发展能够得以顺利地进行呢?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仍然担负着义不容辞的重任。“在中国,没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不会有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就不会有全面的社会进步,就谈不上社会主义现代化。”

  ——摘自《理论学刊》2009年第3期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奠定了改革的哲学基础

  周新城(中国人民大学)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奠定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哲学基础》一文中认为,并不是凡是改革都会取得成功,也并不是凡是实行市场经济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我国改革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关键在于指导思想正确,从而改革的方向、道路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这是我国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的思想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哲学基础,从哲学的高度指明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性质、改革的对象和内容,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回答了某些理论界至今仍议论纷纷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如果从理论上(而不是仅仅从当前的实践上)说明改革的必要性问题,我们就不能局限于列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需要改革的种种弊端,而应该以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作为这一问题的答案。承认矛盾的存在,就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奠定了哲学基础。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提出通过改革来解决这些矛盾,即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改革开放的决策正是在对我国当前社会矛盾进行“深入的具体的研究”基础上作出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性质决定了改革的性质。在大规模阶级斗争过去以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大量的是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矛盾,因此,它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范围内,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这种性质,从哲学上回答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即改革不应该、也不需要推翻社会主义制度,而应该是、也只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状态决定了改革的对象和内容。毛泽东指出,同其他社会一样,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是矛盾的状态已同资本主义社会根本不同了。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这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是统一的。改革所要改变的不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本身,而是它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体制、运行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改革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是统一的:从理论上讲,统一于对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既适应又不适应的这种状态的完整分析;从实践上讲,统一于解放、发展生产力。

  ——摘自《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

  实现劳动大众的话语权

  黄力之(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在《论毛泽东的平民文化话语权思想》一文中认为,贵族的文化思想并不一定高于平民,文化话语权应该随革命进程由贵族返回到平民。这构成毛泽东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下,毛泽东的政治思想开始由传统民本主义迈向近代意义上的民主主义。毛泽东眼中的平民问题更大程度上是农民问题,这是由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所决定的。他一方面承认农民在文化上的落后,另一方面又看出农民革命本身的文化意义——随政治经济权而转向文化话语权。获得政治权力的农民,即使他们一度被剥夺了文化话语权,但在政治权力的支持下,他们一定会争取并实现自己的文化话语权,甚至他们可能会比知识精英做得更好。只有在政治革命的基础上,劳动大众的话语权才能真正实现。这一方面表现为文化为劳动大众所享受,另一方面表现为文化表达出劳动大众的意志和利益。毛泽东是把文化话语权作为政治合法性来对待的。正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利益的代表,它不会由于诗人的忧伤而放弃自己的历史判断;话语权的拥有是不可避免的,否则马克思主义自己也无权称为先进文化了。因此,所有的社会主义革命都包括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革命——让劳动大众获得文化话语权。不能简单地把毛泽东看成是农民的文化代言人,不能否认毛泽东文化话语权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毛泽东的文化话语权思想是一个体系。事实上,毛泽东的文化话语权思想在解构几千年的文化统治格局时,真正给劳动大众带来了文化上的翻身,这是任何不存偏见的人们都应该看到的。只有真正继承了五四的科学精神,中国的劳动大众的文化话语权才能够跟上世界文明的步伐。而忽视这一点,就不可能正确对待毛泽东的文化话语权思想。毛泽东并非是自发的农民文化的崇拜者,并非主张在劳动大众文化话语权的名义下保持文化的落后状态。必须来一个普遍的启蒙运动,然后再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提高到新的文化水准。毛泽东的“普及与提高”的方针既符合劳动大众的实际文化水准,也符合文化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提升了平民文化话语权的文化内涵。在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今天,“文化工业”现象随市场经济一道发生,平民文化话语权问题变得更为错综复杂,但劳动大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永远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合法性的根基,因此辩证吸收毛泽东的平民文化话语权思想并未过时。

  ——摘自《哲学研究》2009年第4期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毛新宇、杨胜群等出席纪录片《毛泽东遗物的故事》研讨会(组图)
·下一篇:特稿:朱德、刘亚楼后代参观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组图)
·毛新宇兼任大学班主任 建议学毛泽东思想 称想更了解90后大学生
·【访谈实录】唐洲雁、熊华源、张素华谈毛泽东思想如何形成
·“应当像陶鲁笳那样永远坚持毛泽东思想”——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陶鲁笳同志追思会侧记
·“应当像陶鲁笳那样永远坚持毛泽东思想”——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陶鲁笳同志追思会侧记
·特稿:“应当像陶鲁笳那样永远坚持毛泽东思想”——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陶鲁笳同志追思
·江山、王忱:“应当像陶鲁笳那样永远坚持毛泽东思想”——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陶鲁笳同
·特稿:“应当像陶鲁笳那样永远坚持毛泽东思想”——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陶鲁笳同志追思
·毛泽东思想指引南街阔步前进(组图)
·江山:毛泽东思想指引南街阔步前进(组图)
·特稿:毛泽东思想指引南街阔步前进(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2012年迎新春诗歌四首
特稿: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
黄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
著名人士为东方红纪念园题(赠)词之一(组图)
杨文忠:著名人士为东方红纪念园题(赠)词之一(组
特稿:著名人士为东方红纪念园题(赠)词之一(组图
甘心田、吉卫红、张胜利、魏静:淮河源头红军花(组
特稿:淮河源头红军花(组图)
从周总理处理“两件衬衣”看作风纯洁性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李德生在安徽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主席语录
特稿:十里长街送总理
100首红歌歌词(写红歌画红歌内容参考)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