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北平和平解放,群众热烈欢迎解放军进城。
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1月26日,昔日傅作义部队炮兵上尉连长、偃师市田玉章老人,向记者讲述了他亲身经历的从坐困北平危城,到随队起义、接受改编的过程……
1
抗战结束,他随队收复北平
田玉章老人今年89岁,偃师市山化乡台沟村人。他如今重病卧床,耳朵很背,神志一会儿清楚一会儿糊涂。一贯沉默寡言的他,面对记者突然滔滔不绝,连他的妻儿也大感意外。
“七七事变”后,田玉章愤然投军,报考黄埔军校,成为17期学员,在西安分校就读。1941年,田玉章从黄埔军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党炮兵第20团1营2连任中尉观测员,教大家用大炮瞄准目标,在陕西韩城、朝邑、平民的黄河西岸阻击日军。1944年,炮兵第20团奉命到河南灵宝阻击日军,与日军血战三日,战斗异常残酷,田玉章在和两名日军拼刺刀时,右手负伤。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炮兵第20团被并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6军,开赴北平。不久,河北省主席、抗战名将孙连仲离职,傅作义接任省主席。田玉章被提拔为16军22师炮兵营二连上尉连长,长期驻守北平。
2
围城初期,傅作义一度主战
北平和平解放前,田玉章调任16军22师炮兵营3连上尉连长,下辖160名官兵、30门野炮,奉命驻扎在天桥西南的火神庙,负责对南苑机场方向射击。
平津战役初期,尽管私下和解放军接触,但在公开场合,拥有52万人马的傅作义,一直高调主战。田玉章级别不高,但他身属“黄埔系”,常能参加军官聚会,见过傅作义很多次。
田玉章回忆说,凭借绥远抗战、太原保卫战等赫赫战功,傅作义在国民党部队中是屈指可数的守城名将,一度对固守北平信心十足。
在田玉章的印象里,傅作义是“小低个”,生活纯朴、平易近人,在国民党军队中,早有“七路半”的外号(指傅作风和八路军非常类似)。傅先生知识很渊博,英语很好,能用英语和美国人直接交谈。傅作义当营长时,全营数百人,每个人的名字他都记得;后来官越做越大,但只要是他见过的基层连长、排长,他都能当面叫出名字。一次傅作义视察炮兵营,张口就叫“田玉章”,让人倍感亲切。
3
接受改编,傅军官兵惊呼:“共产党真有办法!”
1949年1月下旬,16军22师炮兵营在平津铁路黄村车站附近宣布起义。
田玉章说,起义和投降,完全是两个概念。共产党对待投降官兵,政策是“缴枪不杀”;起义官兵,枪还是自己的枪,军官原职务不动,除番号改变外,变化不大。
当时,炮兵营官兵全体集合,将军帽上国民党党徽去掉,宣布起义,共产党在炮兵营派了1名教导员,每连派1名指导员。起义后,田玉章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第20兵团78军炮兵团5连连长。派到5连的指导员姓张,河北易水人。
炮兵营改编后,原国民党部队的军歌,除了《纪念总理(孙中山)歌》、《枪口对外》、《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三首,其他军歌不准唱。部队集中学政治,控诉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罪行,学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团部不断开会,学习共产党方针政策,张指导员每天都和田玉章等起义军官秉烛夜谈,宣传我党我军的政策。
改编时,有官兵想不通,当众大嚷:“为啥改编我们?”
“问得好!接受改编,是为了解放全中国,让所有老百姓都过上太平日子!”张指导员的回答一针见血。
那些天,原国民党军官私下见面,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共产党真有办法!”原来,政治思想教育,一直是国民党部队的“软肋”,官兵普遍不知道为何打仗、为谁打仗,自然士气低落、纪律涣散。共产党短短10天的改编,居然让官兵面貌焕然一新、军纪严明,个个劲头十足,战斗力明显提升。“思想统一,知道为谁打仗,这才是共产党打败国民党的根本原因。”田玉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