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受挫使蒋介石强悍
1887年,蒋介石生于浙江省奉化县溪口镇一个盐商家庭。其父蒋肇聪生财有道,家境富裕,母亲王采玉生二子二女,长子名瑞元,即蒋介石。蒋介石从小就受到祖父溺爱,性格顽劣异常的,人称“瑞元无赖”,让母亲操了不少的心。
蒋介石三岁时,将一根筷子插入自己喉咙,想看能杵多深,他发现杵进去不难,可要拔出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弄坏嗓子了吧?”爷爷焦急而又心痛地问他。“没事,我不还可以好好说话吗。”他从床上一蹦而起冲爷爷大声叫道。1892年冬天,幼小的蒋介石因为好奇跳进了结冰的大水缸里,水缸足有成人那么高,等大人发现时,他浑身已湿透,结成了冰,还吞了一肚子冰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被大人救了出来。蒋介石还好做械斗游戏,经常和一大群孩子,手持棍棒,直到有人被打的头破血流才一哄而散。
但好景不长,阔绰无忧的生活很快被打破,幼年的蒋介石早早地体验到“家变”的挫折和痛苦。1894年,祖父撒手西归,次年夏天,父亲蒋肇聪又身染时疫而殁,面对分家时亲戚们的百般欺凌,孤儿寡母坠入了生活的低谷。而小女瑞菊、幼子瑞青相继夭折,更是给其母王采玉带来沉重的打击。但愈是艰难挫折,母亲王采玉就愈是发奋自强。她把自己全部的希望寄托在蒋介石的身上,虽然家境困难,但不叫蒋介石参加劳动,仍让他专心读书,“每当蒋介石离家去离溪口一百华里远的外祖父家去读书时,母子两人总是抱头大哭一场,很是凄凉。”
在那段日子里,母亲用铁一般的严规戒律管束他,从学业到做人都毫不放松,母亲只要觉得他没有达到自己要求的标准,就会毫不犹豫地打他。母亲的棍棒教育,他从来就没有想到过反抗。相反,他一生对母亲都非常孝敬,几乎言听计从,绝不忤逆,蒋介石“义犬”的性格逐渐形成。
蒋介石曾感慨地说,“要知道那时的清政权正处于最腐败的状况。贪官污吏对鱼肉百姓习以为常。我家既无靠山又无权势、很快就成了他们欺凌的目标。我们家之所以能够免于倾家荡产,全亏了我母亲和她那善良而又坚忍不拔的品格。”一次,溪口的一个村民由于付不起粮租而出逃了,于是由作家主的蒋家去抵,当地的官吏将年幼的蒋介石抓起来,一直拖到村公所前,并威胁说要是他付不清那出逃的村民所欠的租子,就将他送进大牢,欠租最终还是由他家付了,他很快就被放了出来。但这次的不白之冤对蒋母和蒋介石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后来,蒋介石经常将这件事称为点燃他“革命之火的第一颗火花”。可以说,童年的经历使他狮子般的强悍性格得以萌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