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不幸却再次降临。2006年6月7日傍晚,正在市区某小区捡废报纸的邹光忠遭遇歹徒抢劫,为了护着收集的旧报纸,他又一次受伤了。
这些外伤对邹光忠而言,并不算什么,真正让其痛心不已的是一些人的冷漠。
为了筹集资金,邹光忠经常向一些政府部门、战友以及大企业求助,但其中许多人嘲笑他是“疯子”,有的人则以“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还建什么碑”为由劝其收手。
还有一些不理解邹光忠的人,认为他是在“给自己脸上贴金”,是在图虚名。
在邹光忠千辛万苦的搜集下,他终于收集了简报资料38000份,书籍50000册,进而整理素材著书立说。先后编写了《实用对联大全》、《邹序龙、邹新藻烈士浩气千秋》、《世界节日大辞典》等16部书,共1500万字,10多次在全国获奖,挣得稿费15万多元。
万人大援助
2001年正月,邹光忠请在设计院工作的大女婿设计烈士纪念碑的图纸。怀揣着图纸,他急忙赶回家乡,召集乡亲们一起商量修建烈士碑的事宜。但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于是他向新化县政府求助,虽然幸运地得到了一些帮助,但离建造烈士碑的目标还相差很远。
湘西的10多名妇女听闻此事后,由于被老人的义举所感动,立即组织周边的群众捐款,把募集得来的49007元分文不差地送了过来。湖南省溆浦县的孤寡老人王菊英,住在破烂不堪的棚户中,平时靠做些小买卖糊口。当看见别人募捐时,老人竟然拿出多年积攒下来的1000元钱全部捐出。仅溆浦县就有数百村民,献上了数万元的爱心。
更令人感动的是,长沙八十高龄的老地下党员邹今撰老人,儿子患白血病去世,欠下数万元的巨债,自己也疾病缠身。老人听闻老邹建碑的事情后,千方百计说服亲人,一起捐款上万元。
原本是邹光忠一个人孤独地战斗,逐渐成为“合力战”。
邹光忠告诉记者,北京、新疆、山东、山西、广东、香港、台湾等地以及美国的爱心人士近万人,都纷纷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募集了数十万元资金。
2002年11月8日,在邹光忠积极努力下,经省市有关部门批复:高17米、建筑面积达600多平方米的烈士纪念碑终于在紧锣密鼓中开工。
2004年10月10日,新化锡溪烈士纪念碑终于竣工,邹序龙、邹新藻烈士的忠骨得以迁入新坟。
虽然纪念碑和烈士墓等修建完工,但还需要修建大门、移栽树木以及发放相关人员工资,资金缺口非常之大。“一期工程全部完工还要15万元,现在我的经济能力根本无法解决这些困难。”已经74岁的邹光忠表示,由于自己年岁已高和资金问题,他已准备将烈士陵园提前移交给当地政府,而自己则回岳阳女儿家安度晚年。
曾经的血性少年,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邹光忠几乎为烈士建碑耗费了大半生。
与记者告别后,邹光忠艰难行走在蜿蜒山路中,冷风吹动老人斑白的白发,但其背影却显得格外高大。 (云辉对本文亦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