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枚南下时的照片
自1月1日起,电视剧《南下》在齐鲁荧屏热播,再次引起人们对“南下干部”群体的关注。当年,他们担负着城市管理、秩序规范以及经济发展的重任,在一个全新的、陌生的战场上贡献了自己的青春。
“从山东南下进军大上海,是我最为珍贵的记忆。”1月8日,记者走进80岁的南下干部王友枚家中,听他讲述了当年在战火和硝烟中南下的经历。
王耀武“向蒋先生进一言”
1948年,在华东人民大学结业后,18岁的王友枚在山东解放区参加了革命,并被分配到华东新华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华东台)。“ 当时,我们就在临朐的程家庄,用几间草房做广播间,几条军毯挂起来当隔音设备,五根大木连接起来装上天线,发射机是抗战时期宋庆龄女士送给新四军的,几经掩埋,早已经锈迹斑斑了。”
济南解放后,华东台正式迁入济南,并配合淮海战役展开大规模的宣传,最引人注目的是组织被俘军官向国民党统治区广播讲话。1948年11月13日晚,被俘军官中官阶最高的王耀武到华东台广播讲话。“这次讲话,是在经二路济南市教育局的办公室里举行的。我们将办公室壁橱改装成了广播室,也是为了防止敌人空袭。”
对于王耀武广播的细节,王友枚至今记忆犹新。“当时,他讲话的题目是《向蒋先生进一言》,讲话中说,‘我要贡献蒋先生一点意见,在北伐和抗战中,你有一时期与共产党合作,所以得到成功。但是你坚持独裁,完全为四大家族利益打算,断送了子子孙孙的幸福。以现在的局势看,国民党的失败已成定局……’”
由于陕北和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同时转播,这篇讲话产生了广泛影响。据记载,蒋介石听到后气得摔了收音机,并大骂王耀武是“软骨头”。
南下途中抄录“公报”
淮海战役胜利结束了。根据华东局的部署,华东台除少数人留守济南继续播音外,大部分人马开始向南进发。
“在济期间,我们一方面坚持播音,一方面进行学习,为南下做准备。”王友枚回忆说,“那时候,我们每人发一张糊窗子的白纸,有时候就用《大众日报》边角料,裁好以后订成笔记本用。生活虽然很艰苦,但情绪都非常畅快。”
1949年3月19日,在济南寒冷的天气里,王友枚跟战友们一起登上了南下的火车。“在闷罐车里,大家轮流值班抄收‘记录新闻’。当时,由于交通不便,党中央的重要文稿都是通过记录广播进行抄录,然后再送到有关单位。”
“有一天,我和同事沙群值班。沙群打开收音机,立即传来播音员的声音:‘记录广播,有重要公报,标题是《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公报》。’我们俩立刻紧张起来,幸亏这时列车停了下来,我们开始抄收全文。由于《公报》全文很长,我们抄得腰酸背痛也不敢停,但当抄到最后两行时,突然发现纸张用完了。”
王友枚说,“如果不能完整记录,那是绝不允许、也是万分遗憾的。这时,沙群急中生智,挽起袖子叫我抄在他的胳膊上,总算是顺利完成了任务。”
在炮火中渡过长江
4月21日,在南下徒步行军中,传来了毛主席、朱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当天,我们被分成三组,分别到南京、上海和杭州接管国民党电台,我是上海组的组长。”
为了争分夺秒赶时间,这一天急行军了140里路,王友枚在宿营时进门就呼呼大睡。一大早,集合的号声又响了,王友枚爬起来就赶路。这一天的行军路程较短,下午要抽出时间进行小结。这时,王友枚吃惊地发现,自己装记录本的黄书包不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