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记者踏上太行山的土地,寻访八路军总部旧址。
这里曾被称为“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等重要的首脑机关在这里长期驻扎,被誉为太行山上的“小延安”、华北抗战的“司令部”;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运筹帷幄,进行过伟大的革命实践。
至今,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孕育出的太行精神,仍旧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代代相传。
挺进太行,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
太行山海拔1500米以上,其山纵贯南北,峭壁如林,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是开展游击战争的天然战场。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寇全面侵华,叫嚣3个月内灭亡中国。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陕甘宁边区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937年8月,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率三师之众,东渡黄河,出师华北。
八路军逐渐向敌后实施战略进攻,总部机关和129师随即向晋东南挺进。从此,太行山成为八路军总司令部转战、驻扎之地,成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腹心地区。
麻田坐落在山西左权县东南部的太行山峡谷中。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等150多个军政机关在此长期驻扎,当时麻田镇成为华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
位于太行山深处的山西长治市武乡县砖壁村地形独特,四周是深山大壑,只有一条小道与外界相连,有“砖壁天险”之称,为战争年代八路军高级统率机关驻地的绝佳选择。1939年到1942年之间,八路军总部3次进驻砖壁村,并在此领导了华北地区的抗日战争,部署指挥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
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黄崖洞是黄崖山陡壁上一个深达72米的天然洞穴。在抗日战争年代,这里是八路军根据地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兵工基地。著名的黄崖洞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创造了“以一当百”的英雄战史。
王家峪村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城东40公里,抗日战争时期曾是八路军总司令部所在地。朱德、彭德怀、左权、邓小平、刘伯承、杨尚昆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长期生活、战斗,指挥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游击战和政治斗争。
1939年11月11日,八路军总司令部从砖壁进驻王家峪。当时,这里是每天向全国抗战战场发布命令的中枢。王家峪总部的电波,与各个战场息息相通,这里的每一道命令都指挥着华北千军万马。
坚持抗战,誓与太行人民共存亡
爱人民的军队人民爱,太行人民成为八路军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在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一幅幅泛黄的历史图片,再现了当年太行人民积极参军、踊跃支前的热烈场景。
“8年抗战,当时仅有7.5万人的左权县,就有7500多人血洒战场,参加支前的人数多达2.1万人次。”左权县原党史办主任邢晓寿说。
这片土地上长眠着共和国早早陨落的将星——左权。全国抗战爆发后,左权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挺进华北敌后。此后,他长期战斗在太行山上,创建抗日根据地,参与指挥了粉碎日军对晋东南的九路围攻、百团大战和黄崖洞保卫战等著名战役。
1942年5月,日军向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山西辽县(今左权县)麻田镇进犯,左权在指挥部队掩护后方机关突围时,被日寇的炮弹击中而壮烈牺牲,年仅37岁。为了纪念这位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指挥员,根据太行人民的请求,从此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八路军总部在王家峪驻扎期间,为了粉碎日、伪、顽的经济封锁,解决根据地的经济困难,八路军领导带领军民开展生产自救,并创办了黄崖洞等抗日兵工厂。
1940年清明节前后,朱总司令带领总部机关和抗大学员,开展植树造林运动。朱总司令还亲手在王家峪的寨湾栽下一棵白杨。神奇的是,这棵白杨树树枝的横断面有一个鲜艳的五角星。太行山的老百姓说,这是朱总司令把自己的心留在了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