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延安成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总后方。在这13年里,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挥了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取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领导指挥了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延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宝塔山下,一座崭新的延安迅速崛起———
延安,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胡同都有故事。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13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于是,若干年后的今天,许多人到这里踏访红色轨迹,聆听革命故事。宋达江是湖北襄樊人,他和几个同乡一起重走长征路,记者在延安遇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已经骑行2个多月了。记者问他,延安和想象中的有什么不一样。宋达江憨憨地笑了:“我原来觉得延安就是有许多头上裹着羊肚毛巾的汉子,吼着粗犷苍劲的信天游,在连绵不绝的黄土高坡上挥鞭放牧,白色的是羊群,黄色的是土地。真的没有想到,延安是这样多彩。”
的确,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延安发生了巨大变化。
黑色财富———
贫瘠地区成富强之都
1907年,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在延长诞生,结束了我国大陆不产石油的历史。
2008年,延安市地方原油产量达到884.4万吨,石油工业完成产值970.5亿元,增长17.96%,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6.5%,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7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51元,而在1978年,这一数字仅为53元。石油产业,让延安由贫瘠变得富有。昔日的山沟沟,如今已是交通便捷、高楼林立。
按照跨越发展的目标要求,延安市又提出了“能源化工强市”的战略,并确立了打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总体思路,重点抓好“两基地、五园区、十二大项目”建设。其中,“两基地”即千万吨原油生产基地和子(长)黄(陵)煤炭电力化工基地,将成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两大支柱。预计到2010年,全市原油年产量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建成3—4个百万吨级整装油田,煤炭产量达到2600万吨,煤转电达到228万千瓦,煤焦化达到448万吨。
石油产业的兴盛,会不会是在用生存环境换取经济效益?延安市环保局副局长郝明建的回答十分肯定:“不会。你只要看见山头上有一片郁郁葱葱的地方,不用怀疑了,那肯定是我们的井厂。”延安市的石油污染防治几乎是与石油开采同步的,出台了《延安地区石油污染防治暂行办法》,搞了清洁井厂建设、生态建设。从参加工作起就一直与环保打交道的郝明建还悟出了一个道理:“环保和经济发展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环保的解决必须依靠经济的发展。以前我们基础薄弱,技术落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污水被排放、泥被填埋。现在生产技术和钻井技术都进步了,我们有能力进行污水处理了。这其实是一项生产措施的改进,却又恰恰起到了改善环境的效果。在环保上,我们要算大账。”
80%左右的财政收入来源于石油经济,过于单一的结构会不会影响延安的持续发展?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李希给出了答案:“石油改变了延安的面貌,这是事实;石油经济一枝独秀的局面在往后20年甚至30年依然不会改变,这也是事实。但我们会始终保持危机意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建设。在做好石油和煤炭加工转化文章、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优势产业集群的同时,也将通过发展绿色产业,比如苹果种植、棚栽、养殖等,还有旅游业,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财富———
改变的不只是山水
由于自然条件等诸多原因,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延安一直是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高达2.58亿吨,占陕西省入黄泥沙量的三分之一。“一场老黄风,从春刮到冬”、“山连山来峁连峁,三山五岭不见苗”,延安人曾用这样的歌谣描述生态脆弱的景象。
在经过了多年探索之后,1999年,不等不靠的延安人民变“开荒”为“造林”。仅1999年,延安市退耕面积就达164.69万亩,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占陕西省的40%。退耕还林,治理水土流失,延安先行了一步。到2008年底,延安市已累计完成国家退耕还林计划面积882.2万亩,使全市28.6万农户、124.8万人受益;天保工程完成公益林人工造林27.7万亩、封山育林91.1万亩、飞播造林136.9万亩;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完成人工造林52.6万亩。10年间,延安市累计新增人工造林面积1100余万亩,年均造林110万亩,生态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据测算,主要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较1999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由原来的20.7%提高到45.5%,比1999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延安市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和林木总蓄积分别列陕西省第2位、第7位和第2位,生态功能有了明显提高。现在无论是从西安到延安,还是从延安到志丹、子长、黄陵等县,一路都是漫山遍野的绿色。
搞好退耕还林的同时,延安还将绿化和农民致富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先退”原则,即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先退,人均达到2.5亩基本农田的先退,主导产业形成规模的先退。“三先退”原则把生态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每个退耕还林(草)户都形成了一至两项能够稳定增收的产业,保证了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人均收入不减少。在吴起、志丹、安塞,农民靠种优质牧草致富;吴起县还投资1亿元扶持鼓励农民发展以养羊为主的草畜业和以杏、沙棘为主的林果业,这里的农民充分享受到了退耕还林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王玉福所在的宝塔区后孔家沟村共有54户村民,以前种些五谷杂粮,亩产收入不到200元,农民生活贫困。退耕还林后,这里家家种上了山地苹果,一亩地的产值平均下来也有4500元。“去年我们村人均收入有15000元呢,大家都不出去打工了,在外面的也都回来管理自家的果园。我们还要搞一些新技术、新试点,争取成为中国山地苹果第一镇。”王玉福说这番话时,语气十分坚定。
在延安,退耕和禁牧都是生态建设的硬措施。令人心驰神往的南泥湾也在1999年开始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1.36万亩坡耕地还林。用南泥湾镇人大常委会副主席牛建华的话说就是:“生态环境优化了,原来已经快要消失的动物、植物又出现在南泥湾的土地上。农民手里的农田虽然少了,但是农民兜里的钱多了。”2008年南泥湾镇经济总收入达到23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339元,人均产粮650公斤。
牛建华还告诉记者,新农村建设,并不是简简单单地为农民盖几间房,修两条路,更重要的是带动农民懂得怎样致富,怎样发展产业。“我们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步伐,向‘一村一品、一镇数业’的产业化格局发展,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总之,南泥湾的奋斗目标就是使农村经济总收入不断地提高,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红色财富———
延安精神代代传
“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继承革命传统,发扬革命品质。”在杨家岭革命旧址,记者碰到了一位老汉,他头上系着羊肚毛巾,打着腰鼓,每天在这里义务为游客表演。这些词都是他自己编的,他说:“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延安精神都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武器。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革命战争年代,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形成了宝贵的延安精神。延安有5808处文化遗址,其中革命文化遗址350多处。游客在每一处红色景点参观,感受的就是延安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