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坝附近发现的掩体上布满了外大内小喇叭形的机枪眼。
掩体虽是空置的,但顶上已盖了房住了人。(甘侠义 摄)
抗战文化遗址长廊效果图。
在掩体里喝酒、品茶,你会不会感兴趣?而且这些掩体是抗战时留下来的,透过1米余厚墙体上的机枪眼,还能把嘉陵江上的风景尽收眼底。
随着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开展,隐身于民居之中的李子坝2村的3个掩体,被首次载入文物登记册。昨日,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秘书长吴涛表示,空置60余年的掩体群将在被原地保护的同时,开发成为生活会馆等休闲设施,并对市民开放。
市档案馆编研处处长唐润明昨日介绍战时重庆防御工事时说:“为达到保卫重庆就是保卫全国的目的,2000余座掩体密布我市沿江两岸及制高点,防止日军陆军进犯山城。”
2200余掩体守卫重庆
唐润明介绍,1940年6月,宜昌失陷,川东门户基本被打开,国民政府开始了拱卫行都作战计划。为确保战时重庆能长期独立固守,国民政府决定在佛图关以东重庆市区修建闭锁式半永久筑城工事,并在包括广阳坝、磁器口等外围要地,修建坚固的野战工事。
1941年,包括军政部、城塞局、炮兵总指挥部、工兵指挥部等在内的各部门工兵,开始在主城各地修建掩体。1942年初,重庆主城的一二期国防工事完成,包括永久重机枪掩体、轻掩盖重机枪掩体、无掩盖重机枪掩体、永久高射重机枪掩体等在内的2200余座地面掩体,按照火力互相掩护、交叉使用的方案密布主城。
但由于日军陆军最终没有进入重庆,这些掩体大多在完成后,就被闲置起来。
居民称掩体为“碉堡”
这些掩体不少留存至今,其中就有李子坝的掩体群,居民称之为“碉堡”。专家介绍,准确称呼应该是掩体,因为李子坝的掩体,面积都是40平方米左右,只有一层,而碉堡更厚实,空间更大,两层楼的居多。
提及家旁的掩体,即将搬离李子坝的饶传荣有些不舍。今年50岁的她从小跟“碉堡”做邻居,“碉堡”曾给她和当地孩子的童年带来过无数的乐趣。“小时候我们经常在里面躲猫猫,不仅可以通过机枪眼把外面看得一清二楚,而且大声说话,外面也听不见。”
饶传荣说,顺着“碉堡”旁的小路往江边而去,就是当地人俗称的“危险码头”,“听老人家说,这个码头在解放前是运送军火的,我小时候还曾经看到有船运送硫酸、盐酸等物资从这里上岸。因此我们都叫它‘危险码头’。”
掩体群将对市民开放
“李子坝的地面掩体群是属于重机枪掩体,它们密集分布,主要是因为李子坝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唐润明说,李子坝临近嘉陵江,也是战时连接重庆主城半岛到迁建区的关键地带。在这里修建掩体主要是防止日军从长江进入后,沿嘉陵江江面登陆进攻,并阻止日军从江北渡江进入主城区。而且掩体基本都是火力互相掩护,交叉使用,“万一一座失守,士兵可以退守另外几处进行防守及进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