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全市创建“周恩来班”工作现场会上,市关工委主任、市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会会长刘学东说:创建“周恩来班”是我市关爱青少年的育人之策、创新之举。
“楷模引领人生路”。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朱维宁认为,周恩来风范具有巨大的感召力,故乡的德育资源更具亲和力,建设好班集体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创建“周恩来班”是我市教育青少年学生的极佳手段。
近几年来,全市创建“周恩来班”活动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关工委、团市委等部门和群团组织的共同努力下,进展很快,成效显著,已成为我市学校德育工作亮丽的风景线。在今年5月4日举行的全市“周恩来班”命名仪式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希平等市领导为江苏省淮阴中学高三(18)班、江苏省清江中学高一(6)班等46个被命名的班级授牌。
在不懈探索中创新
现阶段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如何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
1998年,在全市人民纪念周恩来百年诞辰的日子里,淮阴师院、淮安外国语学校、师院附中等几所学校结合青少年学生的实际,开展“学周知周”活动,并将“周恩来班”的崇高荣誉授予创建活动中最优秀的班级。这项活动开展后,收到了明显成效,并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很大反响。2006年下半年,市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在全市大中小学校开展创建“周恩来班”活动的通知》,对淮安市开展这项活动的指导思想、实施步骤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知》发出后,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引领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创建周恩来班”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领悟人生、塑造心灵。目前,这项创建活动正在各校广泛、深入地展开,充满了勃勃生机。
许多部门和学校在探索的历程中,逐渐形成共识:周恩来的品德、人格、情怀和风范,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和示范作用是无与伦比的,极具感召力和向心力;故乡青少年学习周恩来,感情上容易产生共鸣,思想上容易沟通,极具亲和力和穿透力;以班集体为基点,以周恩来精神为灵魂,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极具凝聚力和影响力。创建“周恩来班”为学校的政治思想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实践证明,凡是坚持开展创建“周恩来班”活动的学校,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学风、班风、校风有明显提升。
在总结经验中提高
在创建工作过程中,怎样防止“一阵风、走过场”现象、保证“周恩来班”的质量呢?
去年9月,我市在师院附中召开了创建“周恩来班”工作现场会。今年3月,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教育局、关工委、团市委等部门和群团组成调研组分3个小组深入部分学校进行调研考察。在市教育局、关工委等部门的推动下,许多学校不断认真总结,坚持把创建质量放在首位。他们的共同体会有四点:
一是基础在学习。学校通过组织读书活动、观赏活动、听讲活动、交流活动、网络文化活动以及共建活动,让学生走近周恩来,了解周恩来,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把周恩来当作心目中的崇高典范。盱眙县穆店中学开展了“说恩来名句听恩来故事、唱恩来歌曲、学恩来言行”活动,让学生沐浴在周恩来思想的光辉之中;金湖县实验初中开展了“六个一”学习活动,即读一本书、讲一个故事、诵一首诗歌、出一期板报、看一部电影、参加一次实践活动,使学生多渠道、多层面地感受周恩来。周恩来精神在学生中的大学习、大普及,大大增强了学生参与创建活动的自觉性和热情。
二是魅力在活动。许多学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活动把学生吸引到创建“周恩来班”活动中来。洪泽县各中、小学普遍开展了讲故事、演讲、征文、诗朗读、文艺宣传、知识竞赛、主题班会、手抄小报、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