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钟内接到100多个电话,上周,在免费博物馆接受登记预约的第一天,首都博物馆(以下简称“首博”)的职工就尝到了“抢手”的滋味。同样在电话铃声中奔忙的还有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的工作人员——从“自3月28日起,北京33家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向游人免费开放”的消息公布伊始,他们就陷入了媒体的重重包围中。
当然,参观者与记者的热情都不难理解——按照国际博物馆协会的定义,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并向大众开放。这么说来,此次“免费开放”应该算是博物馆公益性的回归。然而,从有人提议到部分试点,再到如今的大范围实行,这道“博物馆免费大餐”让许多人等得望眼欲穿。
“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各个层次、不同素质的人都有可能进来,但我们没有选择观众的权利。”老刘在首博工作,而首博正是此次开放名单中的重点单位。想象着马上就要出现的热闹场景,老刘的语气中隐隐透着不安。的确,无从判断在这汹涌而至的参观者中究竟有多少人是折服于文化艺术的魅力,又有多少人是受到了“免费”的诱惑——“幼童骑上军博展品”的画面还没有被淡忘,更大规模的“免费开放”已经来临。面对参观者早就准备好的热情,博物馆准备好了吗?
“免费不免票,免费开放不等于可以自由进出。”一位博物馆负责人这样回答记者的疑问。电话或网上预约,凭个人姓名、联系方式和有效证件号码领取预约号码,参观当天持有效证件报出预约号码,领票进入。许多人抱怨“博物馆的门依然难进”,但这看似繁琐的做法却是不得已而为之。老刘始终记得首博刚刚开馆的时候,不卖票,每天接待五六千人次参观,“服务系统几乎崩溃。”事实上,首博的年最佳接待设计能力为100万人次,日均最佳接待能力为3000人次,它所配备的各类服务设施也均按此能力设计。
不仅如此,“参观人数太多,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这严重污染了馆内空气,也影响了展室的温度和湿度。尽管文物都放在展柜里,但不能保证展柜绝对密封,二氧化碳容易使青铜器生锈,书画纸张变脆。许多博物馆展出的都是世间罕有的国宝级文物,一旦毁坏,损失难以估计。”文物专家的话更是为“免费不免票”提供了佐证。
然而,参观人数控制住了,后续问题还有很多,眼前的,比如园中园、语音导览能不能收费;长远的,展览质量是不是有保证,“好看的博物馆争着去,不好看的没人去”的局面会不会有改观……在某种程度上,免费开放更像是一次对博物馆的检验与考量。免费不免责——参观者进门不花钱,但这并不意味着艺术与服务的贬值。
现在,“免费大餐”已经端上了桌,如何才能让人们吃得津津有味,怎样才能留住“回头客”,这也算是新举措带给博物馆的新课题。
在中国,博物馆曾经一度是个冷门词汇。即使在大多数人的节假日出行计划中,也很少能有它的一席之地,而这也正是中国博物馆生存现状的原因和结果。
博物馆的中国式生存
中国博物馆为何“旺”不起来?
如果对“旺”这个形容词没有形象的概念,那就请想一想上一次去博物馆是何时,也许大多数读者的回答都是类似的——很久以前又或久得已经记不清了。
去年年底,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文物局长会议上曾有数据显示:包括民间兴办的博物馆在内,中国博物馆总数目前已超过2400个,各级各类博物馆每年举办的展览近万个,接待观众1.5亿人次。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博物馆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影响力依然有待提高。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