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旅游建设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影视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旅游意义
当前位置:
新闻类
>>
红色联播
>>
正文
生活中的老一代革命家
2008-04-30 10:22:31
来源:文汇报
作者:编写:萧珊 《生活中的老一代革命家》 史全伟 主编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
打印
】
【
投稿
】
【
纠错
】
【
论坛
】
【收藏】
E-mail推荐:
苏北平原》摄于1940年,这是张爱萍刚得到相机后的摄影处女作之一。照片是在八路军东渡运河后的行军道上拍的,整个画面层次清晰,气势宏伟,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那便是中国共产党的两支抗日劲旅,根据毛泽东“新四军东进,八路军南下”的伟大战略部署,在苏北胜利会师。从此,华中地区的抗日斗争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收复青阳》摄于1941年。照片摄取的是一位新四军勇士冒着敌人密集的弹雨爬上屋顶,架起机关枪,向守敌猛烈扫射的一瞬,这张照片是张爱萍在紧张激烈的火线上抢拍的。
《孤儿行》是一幅偶然得之于马背上的作品。那是1943年春,日伪军以20000余兵力,向我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盐阜地区发动了大规模扫荡,军部和三师师部转移了,副师长张爱萍奉命统一领导八旅和七旅一个团以及地方武装、民兵坚持原地斗争。
这天,在行军道上,他偶然发现大路边,凄风下,一群衣衫褴褛的苦孩子,正用惊讶的目光看着走过来的队伍。由于冻饿,他们一个个脸色青紫,身躯紧缩,手冷得似乎连打狗棒也握不住了,只能将棍子掖在腋下……张爱萍的心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铁蹄使多少可爱的孩子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啊!这是入侵者不可饶恕的罪孽!必须马上将眼前的画面摄下来,留下存照,作为揭露日寇侵略中国的又一个罪证!
想到此,张爱萍立即翻身下马,举起相机,摁动快门,将眼前这幅动人而又凄凉的画面拍了下来。照片中的孩子个个天真无邪又孤苦伶仃,那愁苦中带着些许惊恐之状又若有所思的神态,给人以极其质朴深沉的视觉印象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张爱萍的摄影作品拍的多是人物,但在很少的静物照中,却有好几张拍的是盛开的兰花。这些照片包含着张爱萍对爱妻李又兰的深深爱恋与赞美。
张爱萍与李又兰,相识相知于新四军军部,相恋相许于战火纷飞的抗日战场。《溪水长流》摄于1942年春,照片上的李又兰身着军装,腰间束了一条皮带,正挽起袖子在轻轻弄水。看上去是那么朴素,端庄,娴雅,而“溪水长流”的题照,更蕴含着两心相许的深意。
《喜出望外》摄于1944年,画面展现的是一位少妇推窗眺望,突然发现久久盼望的丈夫就在眼前的惊喜。当时张爱萍与李又兰已经结婚两年多,一次大规模的狂轰滥炸之后,张爱萍与妻子失去了联系。直到两年之后才得以重聚。这期间,李又兰已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夫妻俩的兴奋之情难以用言词表达,于是便有了张爱萍拍摄的《喜出望外》。
《油灯下补军衣》摄于1944年,寒夜里,油灯下,李又兰在飞针走线,她神情专注的脸上浮现出对丈夫深深的爱,张爱萍心头涌起无限激情,他很想将这情景拍下来。但当时屋里只有一盏灰黄的煤油灯,他怕曝光不足,于是他将照相机速度调到最慢一档,摁动快门后一动不动地双手举着照相机,足足举了两分钟。照片居然拍得很成功,人物形象突出,整个画面清晰中带点朦胧,光线的暗淡更显出柔和与温馨,效果非常理想。
在“文革”的浩劫中,张爱萍被囚禁,李又兰承受了千辛万苦,将张爱萍最心爱的数以千计的照相底片保存下来,这才使那许许多多浸染着浓烈硝烟气息的摄影作品得以展现在世人面前。
萧克与他的《浴血罗霄》
萧克将军的长篇小说《浴血罗霄》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硝烟之中,直到五十年后才得以出版,其中曲折,令人感叹。
驰骋战场60余年的萧克,从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到1935年率二方面军北上,与一、四方面军在陕北胜利会师,用身经百战、屡立战功来概括他的革命历程是毫无夸饰的。
萧克自幼喜爱读书,他在家乡的甲种简习师范毕业后投笔从戎,但对文学的爱好一直不减。在戎马倥偬的日子里,他先后读过许多世界名著,他爱看书、作文在红军中是出了
|<<
<<
<
1
2
3
4
5
6
7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关闭窗口
·上一篇:
“五一”小长假 红色旅游项目“红旗渠”成亮点
·下一篇:
赴建川博物馆 滇缅抗战老兵重驾二战老车
loading...
评论加载中...
·
八十四年党龄百岁老革命家杨一木追悼会在京举行(组图)
·
特稿:八十四年党龄百岁老革命家杨一木追悼会在京举行(组图)
·
王忱、徐敏峰:八十四年党龄百岁老革命家杨一木追悼会在京举行(组图)
·
特稿:八十四年党龄百岁老革命家杨一木追悼会在京举行(组图)
·
王锦思:湖南为什么好出革命家
·
特稿:湖南为什么好出革命家
·
湖南为什么好出革命家
·
组图:革命家后代参观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
·
毛小青、周秉和等40多位革命家后代参加荆楚行活动
·
特稿:第18届纪念老一辈革命家暨纪念毛泽东诞辰117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在京举行(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本
站检索:
标题
全文
作者
关键字
来源
2012年迎新春诗歌四首
特稿: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
黄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
著名人士为东方红纪念园题(赠)词之一(组图)
杨文忠:著名人士为东方红纪念园题(赠)词之一(组
特稿:著名人士为东方红纪念园题(赠)词之一(组图
甘心田、吉卫红、张胜利、魏静:淮河源头红军花(组
特稿:淮河源头红军花(组图)
从周总理处理“两件衬衣”看作风纯洁性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李德生在安徽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主席语录
特稿:十里长街送总理
100首红歌歌词(写红歌画红歌内容参考)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
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