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临时中央”始末
血雨腥风的背景
中共党史上的第一个“临时中央”,诞生在1927年7月12日。它有着血雨腥风的背景。
这年的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公开背叛革命,向盟友共产党人和广大革命群众挥舞屠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随后,广东、江苏、浙江等省,相继发生反革命大屠杀,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惨遭失败。一时间,血雨腥风笼罩全国。
就党中央的领导和路线来说,右倾、退让是造成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总书记陈独秀应负主要责任。在这样的背景下,党在武汉召开了第五次代表大会,有80位代表出席,中心议题是确定党在紧急时期的任务。会议虽然批评陈独秀犯了忽略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右倾错误,但没有提出任何切合当前实际的纠正右倾错误的办法。党的“五大”仍然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右倾路线继续危害着党和革命。
共产国际于当年四、五两个月连续召开第7次、第8次执委会,讨论并通过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指示中共执行。但因其中有许多不切实际甚至错误的内容,所以都没有起到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作用。6月30日,中共中央扩大会议通过的《国共两党关系决议案》,仍承认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当然处于国民革命之领导地位”,“工农武装均应服从政府之管理与训练”,“工农等民众团体均应受国民党之领导与监督”。
中国革命到了最危急、最关键的时刻,党中央必须改组,领导权和路线问题必须解决!但在白色恐怖笼罩下,召开党代会是不可能的。在当时,解决领导机构的简捷办法就是按照共产国际的建议,组成一个以非常方式产生的临时中央。
在深夜秘密诞生
7月12日夜,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紧急指示,在苏联顾问鲍罗廷的参与下,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进行了改组。由张国焘、李维汉、周恩来、李立三、张太雷组成临时中央委员会,代行中央政治局职权,陈独秀被停职,不再参加中央领导工作。同日,临时中央开会讨论挽救时局的办法,决定在张发奎(北伐军第二方面总指挥)部队中发动军事暴动,在工农运动基础较好的湘、鄂、赣、粤举行秋收暴动;尽快召开一次中央紧急会议,确定党的新方针,由李维汉、张太雷、瞿秋白筹备。重视武装斗争,抓枪杆子,针锋相对地反击蒋、汪对革命力量的镇压,成为临时中央明确的指导思想。
但此时还没有中央政治局,从组织机构上说是不健全的。按照党的章程规定,中央政治局是中央委员会闭会期间,代表中央委员会行使职权的中央领导机构,由中央全会选举产生,在总书记及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工作。它的设立,始于党的“五大”,延续至今。所以,从组织机构上说,没有中央政治局是不正常、不合理的。
8月7日,按照临时中央成立时的决定,中共中央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于汉口召开紧急会议(通称“八七”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8人,候补中委3人及其他方面代表共21人。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和纽曼、洛蜀莫娃也参加了会议。会议对临时中央的机构进一步完善,选举出以瞿秋白为首的临时中央的临时政治局,按得票多少排序:苏兆征、向忠发、瞿秋白、罗亦农、顾顺章、王荷波、李维汉、澎湃、任弼时等9人当选为正式委员;邓中夏、周恩来、毛泽东、彭公达、李立三、张太雷、张国焘等7人当选为候补委员。
8月9日,临时政治局召开第一次会议,选举瞿秋白、苏兆征、李维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会议还对中央一些部门的工作做了安排:决定瞿秋白兼管农委、宣传部,并任党报总编辑;苏兆征兼管工委;李维汉兼管组织部和秘书厅;军事部由周恩来负责,部务由秘书王一飞负责;妇女部由杨之华负责;交通局由顾顺章负责;出版局暂由郑超麟负责。
9月23日,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