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左右的时间。
一个仅由26位大学生组成的“小集体”。几乎摘遍南开大学甚至天津市所有的班级建设奖项;平均每人获得的单项奖多达10项;曾7次深入到重庆、云南、江西、新疆等地开展社会调研和支教活动,为那里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支招;担任养老院、儿童福利院、助学基金会等多家福利机构的义务工作者,累计服务近10000小时。
经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审核,4月22日,这个来自于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的2005级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专业班,被冠以南开大学班集体建设的最高荣誉——“周恩来班”。
该班级是继商学院1999级旅游专业班和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2002级国际政治专业班之后,涌现出的另一个先进学生集体。他们是从340个参评的优秀班集体当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至此,南开大学已有164名同学成为“周恩来班”的成员。
“今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的班级能够以周恩来总理的名字命名,并且从周恩来总理生前秘书高振普和纪东两位将军手中接过铭牌和证书,这是一种至高的荣誉!”
庄严、肃穆,这是第三届“周恩来班”成员阿依古丽参加此次命名仪式最深切的感受,“今后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将以‘周恩来班’这4个字为豪,认清肩上的使命,不断地为人民服务。”
在谈到这项荣誉的时候,“周恩来班”的同学表现出了超乎同龄人的成熟,他们热情洋溢的笑容散发出青年人的活力与激情,而冷静理性的思考又流露出只有在不断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奉献的实践中才能培育出的豁达的气质。
“今天有这么多人来为我们庆祝,其实我们已经感觉到肩上的责任有多重了”,第三届“周恩来班”班长尹文慧表示,将来要不断学习和践行周恩来总理“虚怀若谷、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的精神,在各方面起到表率作用,引领更多的有志青年寻着周恩来总理的足迹,积极投身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来。
“我是和大家一起成长的,与其说我是他们的班主任,不如说是他们的大朋友”,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青年教师吴帆接手这个班的时候刚刚博士毕业,“我的愿望是这个班的26个孩子都能够愉快而又‘崇高’地成长,享受他们的大学时光,快乐地生活;同时,秉承着周恩来总理崇高的思想品德,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在全国大学和中小学开展“周恩来班”“邓颖超班”创建活动,是1985年由周恩来、邓颖超身边的工作人员、纪念机构、亲属和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发起的一项群众性教育活动。二十多年来,在淮安、天津、重庆、大连等周恩来邓颖超生前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设立了许多“周恩来班”和“邓颖超班”,这项活动已经成为全国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影响深远的特色方式。
“这次命名仪式也是南开大学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景泉介绍说,“作为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南开大学历来十分重视对杰出校友周恩来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工作,1978年,南开大学就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建立了周恩来研究室,引导师生深入学习周恩来精神,接受深刻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近年来不断将其引向深入,并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评选‘周恩来班’、争创先进班集体活动,在德育教育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