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团政治指导员。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被派往永兴从事秘密革命活动。
徐海东,当过11年窑工。1925年被党派入直系军阀刘佐龙部学习军事。1926年夏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任代理排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在汀泗桥战役中带全排冲垮敌4个炮兵连,获嘉奖和晋升。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返回家乡,组织起黄陂县第一支农民自卫军,任河口区农民自卫队队长,在窑工中建立中共支部。
谭政,在湘乡县东山学堂就学期间,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爱国学生运动。1927年春到武汉参加国民革命军,在第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特务营第二连任上士文书,后任营指导员办公所准尉司书。同年8月初,编入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任九连文书、二营营部书记。
罗瑞卿,1924年在张澜创办的南充中学读书时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6年冬在武汉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
许光达,1921年秋考入长沙师范学校学习。1926年春经湖南省委选调,送至广州黄埔军校,专攻炮兵。10月北伐军攻占武汉后,随营转至武汉,编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炮科学习,并被选为中共炮科党支部宣传委员。1927年7月毕业后,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直属炮兵营,任见习排长。
粟裕,1926年11月参加支援北伐和工农革命运动的学生运动。1927年5月到以叶挺为师长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教导队当兵,任班长。
王树声,1926年从事组织农民协会的工作。1927年任麻城县国民党县党部委员,并任中共麻城县委委员、县防务委员会委员、县农民协会组织部长等职。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脱离国民党。
十大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间:萧劲光,1922年12月;陈赓,1922年12月;徐海东,1925年4月;许光达,1925年9月;黄克诚,1925年10月;王树声,1926年2月;张云逸,1926年10月;粟裕1927年6月;谭政,1927年10月;罗瑞卿,1928年10月。
十大将授衔时的平均年龄是51.8岁。其中年龄最大的是张云逸,生于1892年8月10日,授衔时63岁。其余依次为:徐海东,生于1900年6月17日,授衔时55岁;黄克诚,生于1902年10月1日,授衔时53岁;萧劲光,生于1903年1月4日,授衔时52岁;陈赓,生于1903年2月27日,授衔时52岁;王树声,生于1905年5月26日,授衔时50岁;罗瑞卿,生于1906年5月31日,授衔时49岁;谭政,生于1906年6月14日,授衔时49岁;粟裕,生于1907年8月10日,授衔时48岁;年龄最小的是许光达,生于1908年11月19日,授衔时47岁。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将在参加革命的资历、职务、年龄等方面,可谓是解放军建军初期参加者和实践者中的优秀代表。十大将之中,只有张云逸是从旧的营垒里冲杀出来的将领,后来成长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领导者。其余9人都是中国共产党培养出来的优秀将领。在南昌起义之前,张云逸进行的武装活动最早、最多,参加过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其次,黄克诚、萧劲光、徐海东参加过北伐战争。陈赓参加过东征。粟裕、谭政、王树声、罗瑞卿、许光达等因为年轻,又都是学校学生,没有机会参加上述革命战争,但他们在学校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都支持和声援北伐战争,积极参加反帝爱国学生运动。
十大将受衔时的任职情况:
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职务:张云逸、黄克诚2人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谭政、粟裕、罗瑞卿、陈赓、萧劲光等5人为中央候补委员。一年后的1956年,十大将均当选为第八届中央委员,谭政、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