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业”,“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毛泽东同志,出色地成功地进行了这件特殊困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14\]周恩来也曾说过:“毛主席读古书,使他的知识更广博,更增加了他的伟大……使得以他的思想为代表的毛泽东思想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15\]
毛泽东在1938年10月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它主要形成于1938年至1945年的延安时期,甚至也包含了当时一些党外民主人士的理论启发。譬如说梁漱溟,梁与毛泽东相识于“五四”时期的北京,两人均未出国留洋,也未受过正规大学训练,都是自修型知识分子。1938年春,这两位在政治信仰和个人性格方面迥然不同的老友,在延安的窑洞有过6次深入的长谈。\[16\]梁漱溟是一个新旧杂糅的中国文化至上论者,一生探求民主科学与中华文明的融合。这一点,他与毛泽东颇为相通,都有强烈的中国历史文化意识,精神气质具有浓厚的中国色彩,认为中国的哲学和当时从西方输入的马列主义有很多相通之处,可以把中国传统哲学加以改造,从而创建一种中国式的马列主义、中国式的共产主义。这一点是毛泽东、梁漱溟持续20年友谊的重要思想基础。
再一个,大家可以注意到,在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前后播出的那几部电视剧,像《长征》、《延安颂》,里边有一些历史细节跟以往大相径庭。比如,在这些电视剧里只有周恩来——由于他的性格温文尔雅——始终是口称“主席”,其他人一律叫“老毛”,这是历史的真实。这是其一。其二,大家回忆一下,在所有这些电视剧里面,毛泽东从来没有引经据典说“马克思怎么说,列宁怎么说”,这也是真实的毛泽东。毛泽东最常说的是些什么话呢?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长征之初,怎么将这样的局面、处境传达给广大将士呢?毛泽东用了个形象的说法,是“叫花子打狗,边打边走”。再比如说“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崽卖爷田心不痛”,等等,这都是湖南农民说的话,江西老表说的话。但是,他这种表述恰恰是最准确、最真实、最形象生动的,把要说的事情说出来——广大官兵一下就听懂了——这一点至关重要。
我国台湾的毛泽东研究权威学者、《新新闻》周刊副社长杨照在他所撰写的台版《毛泽东语录·导读》开篇就说:“毛泽东是个现实的策略家,他对这个共产党最大的贡献,而且他之所以成为中共的领导人,正在于他从来没有真心相信过马克思主义教条,也没有真正服从过共产国际的路线指示。”杨照进一步指出,毛泽东路线由三大主题所构成:其一,承认相当长时间中,总的形势是敌强我弱,所以总战略必当是持久战,可是战术上又必须追求有限的速决战;其二,是承认中国社会的复杂性,不相信阶级论、经济决定论真的就可以“化繁为简”。20世纪的中国,对毛泽东而言,是古代近代现代同时并存的,不可能单靠一套“现代”标准,来判定中国社会成分与社会情势;其三,就要靠懂得如何运用中国农民听得懂、听得进去的语言。\[17\]
由此,大家可以想到,在我们党的历次路线斗争中,那些代表性人物——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张国焘、博古、王明,都是大知识分子,留洋回来的大学教授。而毛泽东是长沙第一师范毕业的,如果以学历论,介乎中专和大专之间,充其量算是科举时代的秀才,按照今天任用领导干部的标准是不够格的。但是大家别忘了,如前所述,毛泽东熟悉农民,熟悉农村,大量语言来自民间,来自生活,来自乡间俚语,来自一种中国农民式的生存智慧。另一方面,毛泽东熟读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增广贤文》到经史子集、诗词曲赋等,都熟极了,特别像《离骚》、《九歌》、《庄子》、《昭明文选》、《韩昌黎集
|